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善化寺

善化寺

在今山西大同市区南部。俗称南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713—741),故名开元寺。五代晋时改称大普恩寺。寺内建筑多毁于辽末,金天会六年 (1128) 重修。明正统十年 (1445) 整修后,成为当时官吏习仪之所,改名善化寺。主要建筑有金代建筑山门、三圣殿及辽代遗构大雄宝殿等,殿内二十四诸天为金初所塑,神态生动。殿西侧为金贞元二年 (1153) 所建普贤阁。该寺为辽金寺院中布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南寺。在山西省大同市区南门外。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称开元寺。五代晋时改称大普恩寺。辽保大二年(1122年)大部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1128年)至皇统三年(1143年)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始称今名。寺院坐北向南,处中轴线上,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垛殿。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全国辽、金寺院中布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雄宝殿是辽代遗构,殿内有辽、金塑像33尊和清代壁画。其余主要建筑均建于金代。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化寺三圣殿塑像


猜你喜欢

  • 石坝集

    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南石坝镇。旧属盱眙县。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3:石坝集在“西南九十五里”。

  • 特亮江

    在今广东信宜县西。《舆地纪胜》 卷117高州: 特亮江 “在茂名县西一百里。源出宋山下”。《清一统志 · 高州府一》: 特亮江 “在信宜县西。…… 《旧志》: 东南流入窦江”。

  • 姚家畈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五十八里姚畈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四月,太平军自大新店进军 “罗山之姚家畈、宣化镇”。

  • 东江驿

    ①明置,在今广西柳城县南四十里凤山镇。《方舆纪要》卷109柳城县:东江驿“在县西。又县北有马头驿。《舆程记》:自东江驿而西,六十里为罗斯驿”。②明置,在今广西灵川县南。《方舆纪要》卷107临桂县:东江

  • 白石陵

    十六国后凉国主吕纂的陵墓。在后凉国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域内。《晋书·吕纂载记》:“纂在位三年,以元兴元年(按,实际上应为此前一年的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死, 伪谥纂灵皇帝,墓号白石陵。”

  • 云霄站

    元置,即今福建云霄县。

  • 前城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洛阳市龙门南,伊河东岸。《左传》: 昭公二十二年 (前520),“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前城”。即此。《续汉书·郡国志》: 河南尹雒阳县 “有前亭”。古邑名。春秋周畿内邑。在今河南省洛阳

  • 根牟

    西周时东夷小国。在今山东莒县西南、沂南县东南。《春秋》: 宣公九年 (前600),“齐侯伐莱。秋,取根牟”。杜注: “根牟,东夷国也。今琅邪阳都县东有牟乡。” 《左传》: 昭公八年 (前534),“秋

  • 宝天铁路

    即陇海铁路宝鸡 (今陕西宝鸡市) 至天水 (今甘肃天水市) 段。长154公里。1939年动工修建,1945年建成。今称陇海铁路宝天段。

  • 谷饶墟

    旧作赤寮墟。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谷饶镇。清光绪《潮阳县志》卷4:赤寮墟在“县西六十里贵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