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坝
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四开乡。民国《昭觉县志》卷2:四块坝“平原沃壤,地气温和,汉夷杂居,宜设县佐”。即此。
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四开乡。民国《昭觉县志》卷2:四块坝“平原沃壤,地气温和,汉夷杂居,宜设县佐”。即此。
清末分隆坝二族置,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扎曲河源。
①北宋元丰七年(1084)置,属融州。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东北文村。后废。②即文溪寨。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南。《宋史·蛮夷二》:元祐二年(1087),“有杨晟台者,乘间寇文村堡”。即此。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龙集乡。《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庙湾集”条下:龙家集“在县西北三十里”。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凤凰台南至左坡南。《水经·谷水注》: 金谷水 “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东南流径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也。石季伦 《金谷诗集 ·叙》 曰: ……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有清泉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23普定卫: 罗仙关在 “卫东十里。……旧皆为戍守处”。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一说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以冯水得名。《水经·湘水注》:冯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县以讬名焉”。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
①北宋崇宁二年(1103)改三江县置,属靖州。治所即今湖南会同县。元属靖江路。明属靖州。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②元至元三十年(1293)置,属乾宁军民安抚司。治所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北
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弟兄山“在岫岩厅西北九十里,南接青山口”。②在今辽宁凤城市北弟兄山镇附近。清咸丰《岫岩志略》卷4:弟兄山在“城北一百四十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
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北翁城镇。《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故城在西北,今治长安乡也,洪武初,迁于此。”
①唐龙朔二年(662)建,为长安城外大明宫正殿。在今陕西西安市解放门外含元村附近。唐李华《含元殿赋》:“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唐末毁。1959年作考古发掘,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