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固城

固城

①即今河北定州市东三十里固城。《资治通鉴》: 南朝梁大通三年 (531),魏普泰初,大都督侯渊 “讨刘灵助,至固城”。胡三省注: “固城,当在中山城东北,安国城西南。” 《方舆纪要》 卷14定州:“ 《旧志》: 禹治水时筑,屹然坚固,后人因名曰固城。”

②在今河北南宫市境。《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一年 (816),命河东、幽州、义武、横海、魏博、昭义六道兵讨成德王承宗,“魏博奏败成德兵,拔其固城”。胡注: “固城,当在冀州南宫县界。”

③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南固城镇。汉曾为溧阳县治。后县治迁徙,遂废。北宋为固城镇。

④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五十里薛山下。《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五年 (506),“桓和击魏兖州,拔固城”。《方舆纪要》 卷32滕县: 堌城 “盖南北朝时戍守处。或谓之五固”。

⑤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唐杜佑 《通典》 卷177扶沟县: “故固城在县西南,周回有水,势甚固,故为名。”


(1)古城名。(1)即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南固城。《资治通鉴》:南朝梁中大通三年(531年),北魏将刘灵助引兵寇博陵以西,魏主命侯渊、叱列延庆征讨至固城,袭斩灵助,即此。(2)在今河北省南宫市境内。《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命河东、幽州、义武、横海、魏博、昭义六路兵讨成德王承宗,“魏博奏败成德兵,拔其固城”,即此。(3)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东魏属高平郡。梁天监五年(506年)萧及与北魏元恒大战于此,梁军败绩。(2)集镇名。(1)在河北省赵县城南部。属赵州镇。人口 1500。西汉名平棘,因村西平棘山得名。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封功臣林挚为平棘懿侯于此。北魏太和元年(477年)为平棘县治,西晋县治迁棘蒲(今赵州)后改名南平棘,后改今名。产小麦、玉米、棉花等。308国道经此。(2)在山东省平邑县东北部。属柏林镇。人口 3280。据传,汉代即有居民。村在古颛臾国城址南侧,取《论语》“颛臾固而近于费”之意,名固城。产小麦、玉米、甘薯、花生、山楂、苹果等。有砖厂、罐头厂及豆腐坊。董泗公路经此。村北侧有颛臾国旧址。(3)在河南省淮滨县北部。固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350。春秋时楚国在此筑城建仓,取名固城仓。清初起集,称固城集。1945年称固城镇,1949年简称固城。产小麦、稻等。有机械修理、水泥预制件、砖瓦、粮油加工等厂。公路通县城。古迹有固城遗址。


猜你喜欢

  • 南沱镇

    ①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四十里长江北岸莲沱。清置巡司于此。②即今四川涪陵市东北六十里南沱镇。清同治《涪州志》 卷1: 罗云里有 “南沱镇”。在重庆市涪陵区东北部、长江右岸。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3.6万。

  • 花园角二号

    在今江西南昌市八一公园至军官教育团旧址之间。是“八一”南昌起义时周恩来、朱德的旧居。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有前后两进。1927年春,朱德在南昌创办军官教育团,并担任南昌公安局局长。为便于开展革命活动,租

  • 厢西河

    即今陕西洛川县北厢寺河。《方舆纪要》卷57洛川县 “仙宫河” 条下: “西北有厢西河,俱由宜川县界来,注于洛。”

  • 奉化县

    ①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阴石县置,属藤州。治所即今广西容县。十九年 (599) 改为普宁县。②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析鄮县置,属明州。治所即今浙江奉化市。《名胜志》: 奉化县 “以其民

  • 义唐郡

    北齐置,治所在莒县(今山东莒县)。隋开皇初废。北齐改城阳郡置,治莒县(今属山东)。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安丘、高密、胶州等市以南,诸城、莒县、莒南等市县以东地区。隋开皇初废。

  • 菜花坪

    在今云南澄江县北梁王山东。《清一统志·澂江府》: 菜花坪 “在河阳县罗藏山东。野菜遍生, 可为。 相传元梁王游宴之所, 耕者往往得其遗物”。集镇名。在湖南省攸县南部、洣水西侧。属菜花坪

  • 慈磵

    亦作慈涧。即今河南新安市东南之磁河,在慈涧镇北与涧河合为磁涧河,注入洛河。《水经·谷水注》: “谷水又东,少水注之……世谓之慈涧也。”《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寿安县有慈涧。《资治通鉴》: 隋大业九年

  • 西石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福禄寺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石或神女庙石。1947年改名福禄寺礁。

  • 临濮镇

    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隋置临濮县于此。金贞元二年 (1154) 改为镇。古镇名。金贞元二年(1154年)降临濮县置,即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清末捻军的一支曾在此屯聚。

  • 堆河

    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史集》 (第1卷)记载,金代时克烈部首领撒里黑汗居斡儿寒(鄂尔浑) 河,在与塔塔儿部战争中,曾移驻Tui-Tagachu之地。其地应在鄂尔浑河源杭爱山之南,清代图籍称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