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山
亦作陂山。又作破山。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隅。《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 “番山” 条: “《志》云,南海县治西南一里有破山,在阛阓中。高仅三四丈, 其阳有穗石洞, 旧传即五羊穗处。”
在湖北省阳新县东南,鄂、赣两省交界处。原名碧云山,北宋元丰年间苏轼登山游览,改称坡山。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页岩和石灰岩构成。海拔491米。山顶部多灌木林,山麓部分多松、杉。名胜有仙人盆、碧山峰、碧云洞等。
亦作陂山。又作破山。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隅。《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 “番山” 条: “《志》云,南海县治西南一里有破山,在阛阓中。高仅三四丈, 其阳有穗石洞, 旧传即五羊穗处。”
在湖北省阳新县东南,鄂、赣两省交界处。原名碧云山,北宋元丰年间苏轼登山游览,改称坡山。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页岩和石灰岩构成。海拔491米。山顶部多灌木林,山麓部分多松、杉。名胜有仙人盆、碧山峰、碧云洞等。
简称陕西行省。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分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安西路 (后改为奉元路,治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全省、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 (1369)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高都县置, 为泽州治。治所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元和志》卷15:“因县东丹水为名。”大业初为长平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建州治,移治于源泽水北,六年(623)为
清建,在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清一统志 ·奉天府二》: 英峨边门 “在开原县东南,有英峨口城”。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二十六里小城子。西汉属沛郡。东汉建武中改为临睢县。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北。属沛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为侯国。东汉建武中改为临睢县。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德胜河。《明史·地理志》武进县:“西有孟渎,又有得胜新河,俱北入江。”
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十里。《方舆纪要》卷31莱芜县:司马河“源出县东北二十里大室山,西南流入于汶水”。
①西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州镇。南朝宋属晋兴郡。隋废。②西魏改西充国县置,属金迁郡。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隋开皇初属隆州,三年 (583) 治所西移,亦在南部县西北。大业三年 (6
五代置,属蓬莱县。在今山东长岛县北庙岛上。
在今云南红河县东南。旧属建水县。土酋刁姓,清顺治间授土舍。
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四十八里铜钟镇。元、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