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外蒙古

外蒙古

清代地区名。广义指乌里雅苏台将军统辖地区。当今蒙古高原北部,包括蒙古国、俄罗斯叶尼塞河、鄂毕河上游,哈萨克斯坦斋桑湖地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伦古河以北地区。狭义指今蒙古国。鸦片战争以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唐努乌梁海西部地和科布多属境西北部地。民国初,在沙皇俄国支持下,哲布尊丹巴宣布独立, 1915年中、俄、蒙缔结《关于外蒙古自治之三国协定》规定,外蒙古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19年外蒙古放弃“自治”。1921年在白俄势力唆使下,再次宣布“独立”。1924年蒙古人民革命军成立人民共和国。1946年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辖区仅是今蒙古国。


指大漠以北的蒙古地区,以别于大漠以南的内蒙古地区。清光绪以前,专指外札萨克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四部八十六旗游牧区域,属驻扎在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扎布哈朗特)的定边左副将军统辖。清末,兼指归定边左副将军管辖的唐努乌梁海,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统辖的杜尔伯特、明阿特、扎哈沁、额鲁特部十九旗,归阿尔泰办事大臣管辖的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阿尔泰乌梁海部十旗。宣统三年(1911年),外蒙古封建主在沙俄策动下,宣布独立。1915年,中、俄、蒙三方在恰克图签订《中俄蒙协约》,规定:“外蒙古承认中国宗主国权,中国、俄国承认外蒙古自治,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1917年,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外蒙古遂于1919年撤销自治。1921年初,外蒙古封建主在白俄残匪策划下,再次宣布独立;同年7月,蒙古国民党在苏俄支持下击败白俄,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5月31日《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中,规定“苏联政府承认外蒙为完全中华民国之一部分”。同年11月26日,蒙古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猜你喜欢

  • 按台山

    即今阿尔泰山的元代译名。又作金山。《元朝秘史》 作 “阿勒台山”。Altai,蒙古语意为“金”。《元史·武宗纪》: 大德十年 (1306) “驻冬按台山……十一年春,闻成宗崩,三月,自按台山至于和林”

  • 白石原

    亦名西原。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北梁原乡一带。《元和志》卷3良原县:“石原,在县西南,即所谓良原也。”《寰宇记》卷32泾州良原县:白石原“其原起自县西南三十里,东下三十里,分为两原:一在南三十里,更名良原;

  • 义泉县

    隋大业十一年(615)置,属明阳郡。治所即今贵州湄潭县。《元和志》卷30义泉县:“以带山泉为名。”武德中为牢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属夷州。北宋属承州, 宣和三年(1121)废。古县名。隋大业十二年

  • 惠陵

    ①三国蜀先主刘备墓。在今四川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建兴元年(223) 五月,先主 “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即此。今墓封土高12米,基墙周180

  • 双山堡

    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双山乡。《清一统志·榆林府一》:双山堡,“明正统二年筑水地湾寨,成化中余子俊移筑今堡。城在山冈,周三里九十步,门三,东北深沟,南面峻坡深壑,唯西稍平,为极冲中地。本朝初设都司驻守。乾

  • 十方院

    俗称弥勒庵。在今北京西直门南小街。清《日下旧闻考》卷52引《燕都游览志》: “十方禅院,相传为北留庵。万历初,有大力者夺之。于时五台陆公捐资首唱归其直,堂其址。畚筑之余,得残碑尺许,有贞观年月及北留寺

  • 草埠潭河

    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6黄陂县: 草埠潭河 “在县东北三十里。自安陆县流入界,至三十六湾合流而达于沙口”。

  • 善和镇

    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南。《资治通鉴》: 唐武德六年 (623),“突厥陷原州之善和镇”。即此。

  • 永阜镇

    金置,属沾化县。在今山东利津县东北五十里。

  • 坝河

    亦名永通七坝。是元大都仅次于通惠河的一条重要漕运路线。自大都城内积水潭东流,于光熙门南出城会大都东护城河,又分护城河水东流,至通州西北入温榆河。全长五十里。元代于河上筑深沟坝、王村坝、郑村坝、西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