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墟
在今广西桂平县北金田镇(大宣)。明置大宣乡巡司于此。
在今广西桂平县北金田镇(大宣)。明置大宣乡巡司于此。
1925年由胶东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胶县 (今山东胶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胶州、胶南、诸城、高密、安丘、昌邑、潍坊、平度、即墨、莱州等市县地。1928年废。
唐贞观初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关内道置京畿道,分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山南西二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合原有河东、河北、陇右、淮南、剑南、岭南共为十五道。各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红水堡)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民乐县和青海祁连县。北魏废。十六国前凉置,治今甘肃省张掖市南。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张掖、祁连等市县。北魏废。
亦作陶洪坝。在今四川叙永县南。《明史·侯良柱传》: 崇祯二年 (1629),“总督朱燮元遣贵州总兵许成名复赤水卫,(奢) 崇明、(安) 邦彦以十余万众来争。成名还永宁,贼追之锐甚。良柱偕监军副使刘可训
战国楚邑。后属魏。即今河南鲁山县。《史记·楚世家》: 楚肃王十年 (前371),“魏取我鲁阳”。即此。西汉置鲁阳县。古邑名。春秋楚邑。战国时属魏。即今河南省鲁山县。《史记·楚世家》:肃王十年(前371
①又名铜零口。在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南。《晋书·陶侃传》: 西晋建兴元年 (313),侃击杜陵, “周为荆州刺史, 先镇浔水城, 贼掠其良口。侃使部将朱伺救之,贼退保冷
1941年晋绥边区由交城县分置交东、交西二县,交东县治南头村(今山西古交市西南南头)。1945年8月二县合并复置交城县。旧县名。北岳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山西省交城县东部析置。治今古交市南头村。以
即马鬐山。又名磨旗山。今山东莒县东南六十里马丌山。《水经·沭水注》:“(浔)水出巨公之山。”《方舆纪要》卷35莒州“沭水”条下:“《志》云,浔水出州南六十里马鬐山,《水经》谓之巨公山。”即“马鬐山”。
今广西岑溪县东南黎河南诸山。《明史·童元镇传》:岑溪“东南为六十三山,有孔亮、陀田、桑园、古榄、鱼修等百余巢,与广东罗旁接”。万历中,广西总兵童元镇曾用兵于此。古山名。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南黎河
即今广西钟山县东南羊头镇。清雍正《广西通志》卷20:富川县南“拐子塘三十里至羊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