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渡镇

大渡镇

亦作大渡戍。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元和志》卷32通望县:“隋开皇二十年于此置大渡镇,大业二年改为阳山镇。”


猜你喜欢

  • 紫芝山

    即今福建漳州市西北望高山。《舆地纪胜》卷131漳州 《景物下》: 登高山 “在州治之西二里”。《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龙溪县: 紫芝山 “在城西北隅。脉自天宝山来,蜿蜒起伏三十余里,至此一峰耸拔,一

  • 蚂蚁寨

    在今贵州台江县西北。清咸丰五年(1855) 张秀眉领导苗族起义于此。在今贵州省台江县西北。清咸丰五年(1855年),张秀眉领导苗族人民在此举行起义。

  • 宜娘 (孃) 山

    在今贵州黄平县南。《清一统志·镇远府》: 宜娘山 “在黄平州南四里。《黔记》: 相传宋有宜娘者,营兵于此”。

  • 接莆岭

    在今浙江乐清市北。《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 接莆岭在“县北六十里,道出太平县”。

  • 垛石桥

    旧名杜家水口镇。即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三十里垛石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济阳县西北有垛石桥。

  • 华里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孙皓建衡三年(271),“皓举大众出华里,皓母及妃妾皆行,东观令华覈等固争,乃还”。即此。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三国吴建衡三年(271年),孙皓误信谶

  • 竹箐山

    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2洪雅县:竹箐山“上多竹,蒙茸茂密。昔人以甃梯磴,盘折而上。宋尝置关于其巅,设巡检司,后废。嘉靖中复设竹箐山巡司”。

  • 庄浪卫

    明洪武十年(1377)改庄浪县置,治所即今甘肃永登县。十二年(1379)为陕西行都司治所。二十六年(1393)陕西行都司徙治甘州卫,庄浪卫仍属陕西行都司。三十一年(1398)降为庄浪千户所。永乐元年(

  • 关王庙

    在今山西阳泉市西南郊十二里林立村山腰。原为佛寺,额曰“万岁寺”, 至清代佛像已毁,改奉关羽,始称今名。创建年代不详。北宋宣和四年(1122)重建。明、清曾予补修。现存正殿仍为宋代原构。殿内脊板、六椽栿

  • 孟通

    即勐统。在今云南昌宁县南六十八里勐统乡。《明史·云南土司二》: 正统七年 (1442) 征麓川之役,从东路者 “招降孟通诸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