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游山

大游山

又名游子山。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三十七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大游山“上有石坛。《旧经》云:昔孔子适楚,尝经此山”。


在江西省婺源县和景德镇市交界处。据传古时有凤凰在此栖息,故旧称凤凰山。山上有大安洞、眉毛沿、通天窍、静安寺、石林等,以石林为最。石林与树林相间,深藏不露,高者可达数丈,矮者亦有丈许,石林下有石洞石穴,深浅不一,疏密不等,洞洞相连,百转千回,方疑无路,又有洞天,可与苏州狮子林争胜。


猜你喜欢

  • 三沙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三沙洪一带。《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崇明旧城”条下记:北宋建中靖国初(1101)于姚刘沙岛西北涌出一沙,“以三次叠涨,因名三沙,亦谓之崇明沙。绍兴初,盗邵青聚党于崇明沙,将

  • 火占国

    亦作火站。即今塔吉克斯坦苦盏。《明史·西域传》:坤城“奉贡通名天朝者”有火占。

  • 巨石关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部,昔马东南十里城门洞山。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云南巡抚陈用宾筑,为腾越八关之一。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在今云南省盈江县西息马山上。为腾越八关之一。

  • 扶莱县

    唐武德五年(622)置,属窦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扶莱县“以扶莱水名之”。贞观中废。乾封中复置,属禺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

  • 平望侯国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望海台。武帝封菑川懿王子赏为平望侯国于此。东汉废。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封菑川懿王子赏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东汉废入寿光县。

  • 十五路

    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节度使统辖支郡制度,分境内为若干路。设监司,掌管一路财政、刑狱,并监督地方官吏。其初未有定制,至道三年(997)始分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

  • 腹里 (裏)

    元代对中书省直辖地区之称呼。《元史·地理志》: “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 其地相当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及河南、吉林、辽宁等省部分地区。

  • 神摩洞

    在今云南宾川县西境。明洪武十五年(1382) 置土巡检司于此。

  • 宁越堡

    或作宁远堡。在今云南曲靖市南。《明史·何福传》:洪武二十四年(1391),“讨越州叛蛮阿资,破降之。择地立栅处其众,置宁越堡”。

  • 袄神楼

    在今山西介休市城北关顺城街。是三结义庙 (旧为元神庙) 前的乐楼,又是街心点缀的过街楼。明万历年间 (1573—1620) 改建,清康熙、乾隆间重修。另有大殿和献亭,均为清建。楼下层为庙门,上层为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