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索城

大索城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四里张楼村。《左传·昭公五年》:晋韩宣子如楚送女,郑人“劳诸索氏”。杜注:“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拔仆兰战于大索,破之”。即此。


猜你喜欢

  • 大龙

    在今湖南常德县北。清设巡司于此。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北大龙站。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蹇家坪驿丞迁此。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置巡检司。后废。

  • 二股河

    宋代黄河东流的别称。据《宋史·河渠志》载: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市)商胡埽决口后,河道改由北流,合御河入海,史称北流。嘉祐五年(1060)黄河北流又在魏县(今河北魏县东北)境内第

  • 胡城

    在今陕西城固县西。《水经·沔水注》: “汉水又东径胡城南。” 《水经注疏》 引 《蜀记》 云: “汉张骞使匈奴,与胡妻、堂邑父俱还,至汉中筑城居之,即此城也。”在今陕西省城固县西。相传西汉张骞使西域归

  • 大共水

    在今安徽祁门县东,阊江上游。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水源》:大共水“出大共山。南流八十里,溉田五顷三十亩。西南流百二十里入浮梁界”。《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共水“在祁门县东。源出大共山,南流合武

  • 沈旦堡

    即今辽宁灯塔县西北沈旦堡。民国《辽阳县志》卷3:沈旦堡“距城六十里”。

  • 邑梅河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梅江河。清光绪《秀山县志》卷1:太阳山在“县西一百三十里。邑梅水出焉,东南流五十里屈废邑梅司北”。《清史稿·地理志》 秀山县:“邑梅河在东南,有红河溪会嘉塘河东北流注之

  • 象泉

    又称象鼻水。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郊象山下之里龙潭。《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象鼻水 “从坝下穴中西出,穴小而不一,遂溢为大溪,折而南去”。现为著名风景区。

  • 豪州

    ①即濠州。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镇西。《元和志》 卷9濠州: “濠字中间误去水,元和三年又加水焉。” 《元史·地理志》 濠州: “阻淮带山,与寿阳俱为淮南之险都,名初从豪,后加水为濠。”②蒙古置,属懿

  • 阿拉善旗

    1949年改阿拉善额鲁特旗置,属宁夏省。治所在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驻地巴彦浩特镇)。1952年改为阿拉善旗自治区。1954年划归甘肃省。1955年改为阿拉善旗自治县, 1956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 安基县

    南朝梁改安沂县置,为建陵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隋属永平郡。唐初属藤州,贞观八年(634)为燕州治。十八年(644)复属藤州。二十三年(649)废。古县名。南朝梁改安沂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