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邑县

大邑县

唐咸亨二年(671)析晋原县西部置,属邛州。治所即今四川大邑县。《寰宇记》卷75大邑县:“其邑广大,遂以为名。”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邛县。十三年(1380)复置,属嘉定州。成化十九年(1483)复属邛州。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唐代,县所产瓷器冠全蜀,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在四川省中部盆地西缘。属成都市。面积1211.5平方千米。人口49.6万。辖13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晋原镇。唐武德三年(620年)析临邛、依政县置安仁县,治今县东南安仁镇,属邛州;贞观十七年(643年)废。咸亨元年(670年)复置,次年析晋原县置大邑县,治今晋原镇,属邛州。《太平寰宇记》:“其邑广大,遂以为名。”元初安仁县省入。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大邑县入邛县;十三年复置,仍属邛州。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温江专区。1960年撤新津县并入,1962年析出复置。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属成都市。地处平原与山地结合地带。中部多低山丘陵及冲积平坝,东部为成都平原。斜江河、䢺江河自西向东流贯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玉米及油菜籽为主,经济作物有茶、甘蔗、棕片等。山区产黄连、黄柏、贝母、厚朴等200余种中药材。有煤、铁、芒硝、石膏等矿藏。有采煤、建材、机械、化肥、酿造等工业。成温邛公路经此。有“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及名胜古迹鹤鸣山、雾中山、子龙庙、药师岩等。


猜你喜欢

  • 愍忠寺

    亦作悯忠寺。即今北京市城区西南法源寺后街法源寺。唐贞观十八年 (644) 征高丽,兵还,于蓟城东隅建寺,以悼念阵亡将士。武后万岁通天元年 (696) 建成,赐名悯忠寺。《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元年

  • 阳宗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以原强宗部置,属澂江路。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北三十五里阳宗镇。万历《云南通志》卷2:“强宗讹为阳宗。”明属澂江府。清康熙八年(1669)废入河阳县。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

  • 木瓜溪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城口厅志》卷29:木瓜口河在“厅西五十里。其源一发自广线垭;一自西沟,二水合流至篾子坝合汪家河,至木瓜口合庙坝入平坝河”。《明史·杨嗣昌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中败

  • 丰安军

    唐置,属朔方节度使。在今宁夏中宁县西北石空堡附近。《旧唐书·地理志》 丰安军:“在灵州西黄河外百八十里,管兵八千人,马千三百疋。”后废。武周万岁通天初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流水村。属

  • 武强县

    ①西晋置,属武邑郡。治所在今河北武强县 (小范) 西南旧城村。北魏神端中废,太和十八年(494) 复置。北齐移治今武强县西南街关镇 (旧武强镇)。隋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周属深州。元属晋州。清属深州

  • 汇溪

    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汇溪“在县西十五里。源出县西二十五里之百汇洞,细流十里,合于雍村河”。

  • 惠安县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析晋江县北乡地置,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建惠安县东北龙窟岭下。后徙螺山之阳,即今治。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13年属福建南路道。1914年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

  • 永新水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禾水。《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永新水“在府南。源出永新县界,流入境,至韦家渡,安福水自安福县流入焉,即泸水也,又东流四十里至府南十五里大皋渡而入赣江”。

  • 长沙港

    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长沙。《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甲子关”条内:长沙港巡司“在县南长沙海口。港口深广,各三十丈。洪武十三年置巡司”。

  • 绥远关

    北宋崇宁二年 (1103) 于洒金平置,属湟州。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二十里大峡附近。后废。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筑于洒金平,在今青海省乐都县西。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