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湖山

天湖山

①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北天湖山。《清一统志·永春州》:天湖山“在州西北一百里。峭崿摩空,有泉四时不竭”,故名。

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舆地纪胜》卷129建宁府《景物下》:天湖山“在瓯宁县北十里北津下,其山有三十六景”。明嘉靖《建宁府志》卷3:天湖山“在府城北北津耆下。宋郡守赵硏登此,有美景天湖, 呈六六之句, 盖山有三十六景”, 故名。

③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0寿昌县:天湖山“在县(今寿昌镇)西二十里。山上有池,流下溉田,冬夏不竭”。


在福建省永春县西北部、晋江西溪北岸。戴云山南段。因山顶有湖泊,故名。主峰天湖岩,海拔 1150 米。山顶平坦。林木主要为松、杉、木荷等,珍稀树种有三尖杉、红豆杉等。产中药材。有麂、獐等野生动物。为省无烟煤主要产地之一。


猜你喜欢

  • 灵泉宫

    北魏离宫。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脚下。《魏书·高祖纪》 载:太和三年(479)六月,“起文石室、灵泉殿于方山”。灵泉殿旁依灵泉池,后筑墙垣,成为灵泉宫。

  • 华胥

    传说中的国名。《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用为梦境的代称。

  • 升山

    ①即欧余山。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二十二里。《寰宇记》卷94乌程县:升山,“吴均《入东记》云:“王羲之为太守,常游践,因升此山。顾谓宾客曰:‘百年之后,谁知王逸少与诸卿游此乎?’因有升山之号。”明初常遇春破

  • 铜台 (臺)驿

    在魏州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 内。《资治通鉴》: 五代梁乾化二年 (912),宣义节度使杨师厚军于魏州,“馆于铜台驿”。胡三省注:“因铜雀台以名驿。”

  • 绥边砦

    北宋置,属西宁州。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南。《宋史·地理志》 西宁州: 绥边砦 “旧名宗谷,崇宁三年建筑,后改今名。……南至西宁州界三十二里”。

  • 华容县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北周家咀关西三里。西晋太康元年(280)废。后复置。北周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南安县置,属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大业初属巴陵郡,十年(61

  • 邓石如故居

    俗称邓家大屋。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大龙山下白麟坂。邓石如(1743—1805)名琰,字顽伯。自号完白山人。怀宁人。清代书法名家。故居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分厅堂、书斋、起居室,为邓氏晚

  • 吕洞山

    在今湖南保靖县南,接吉首市界。《清一统志·永顺府》:吕洞山“在保靖县东南百五十里,接乾州厅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吕洞山在“(乾州)城西北五十里。绵亘数十里,复山叠嶂,其北麓为保靖之夯沙、夯略各

  • 临平湖

    在今浙江余杭市东南。《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天玺元年 (276),“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雍塞,今更开通。长老相传: 此湖塞,天下乱; 此湖开,天下平”。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临平湖: “

  • 昂阿下水

    即奄遏下水海。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三朝北盟会编》 引 《燕云奉使录》 作 “昂阿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