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平

太平

在今海南省屯昌县南。清雍正八年(1730)移青安巡司于此,改名太平巡司。


(1)古地名。在今海南省屯昌县南。清雍正八年(1730年)移青安巡检司于此,改太平巡检司。(2)集镇名。(1)在浙江省嵊州市西南部、长乐江北岸。属长乐镇。人口2300。以南齐时建有“太平馆”得名。村濒长乐江。产茶叶、蚕茧、毛竹等。为市柑橘生产基地。有纺织、水带、密封件等厂。有公路通市区。(2)在安徽省明光市东北部。太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0。因地号位于沟南、北,分别取太字号、平字号首字为名。有面粉、木器加工等厂。公路通明光。(3)在江西省上高县城东南部、锦江南岸。塔下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400。1968年上甘山公社驻此开基,以地势宽平得名。特产生姜、大蒜籽。有电力、标准件弹簧、铸造、白水泥、塑料、陶瓷、制氧等厂。窑坊制作陶业自唐至今,经久不衰。浙赣铁路上新支线和上新公路经此。有大观塔、古瓷窑遗址。(4)在湖北省广水市东南部。太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000。隋代名咸丰镇,镇上有妇人设饭店杀人谋财,后被官家除掉才得安宁,改名太平镇。主产稻、小麦、棉花、花生,盛产大蒜。“吉阳大蒜”驰名中外。有农机修配、建材等厂。有公路接107国道、宋长公路。(5)在甘肃省镇原县城关镇东部、孟坝塬东南部。太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700。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置太平镇。特产黄花菜、杏干。有豆制品厂和农贸集市。镇西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罗阳县

    ①三国吴分永宁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太平二年 (257) 属临海郡。宝鼎三年 (268) 改为安阳县。②南齐析博罗县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南朝梁、陈间废。唐初复置,属循州

  • 东无棣县

    元初割无棣之半属沧州,此地称东无棣县,属棣州。治所在今山东无棣县西北二十里。明永乐初避讳,改名海丰县。古县名。元初分无棣县置,治今山东省无棣县西北。属棣州。明洪武初废。

  • 祀惟州

    唐龙朔元年(661)置,属月氏都督府。治所在昏磨城(今阿富汗北部胡尔姆)。8世纪中废。唐龙朔元年(661年)置,治昏磨城(今阿富汗北部胡尔姆)。8世纪中废。

  • 平河县

    隋开皇元年(581)改平阳县置,属平河郡。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三年(584)改为临汾县。古县名。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平阳县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属平阳郡。三年改为临汾县。

  • 巴峡

    ①指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塘峡和巫山县之巫峡。《资治通鉴》:南朝陈天康元年(566),“周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党舆连结二千余里”。即此。②即巴国三峡的简称。指今四川重庆市至涪陵市

  • 长流河

    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2新安县:长流河“一名长沟河。其上流即易州之鲍河也。经安肃(今徐水)、容城县,流入县境。又东南流至雄县,入于瓦济河。或以为即渥水旧流也。《志》云:县南三里有梁头

  • 迈罕图卡伦

    清咸丰七年(1857)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南根河南岸。见《黑龙江志稿》卷33《武备志·兵事》。

  • 沛丘

    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南。《史记·齐太公世家》:“襄公游姑棼,遂猎沛丘。”《正义》:“《左传》云‘齐襄公田于贝丘,坠车伤足’,即此也。”即“贝丘”。

  • 㱔井镇

    北宋置, 属富顺监。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㱔井在 “监东六十三里”。

  • 浏阳州

    元贞元元年 (1295) 升浏阳县置,属天临路。治所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官渡。明洪武二年(1369) 复改浏阳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浏阳县置,治今湖南省浏阳市东北官渡。属天临路。辖境相当今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