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村
①即今河北定兴县西南姚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定兴县图: 西南有姚村镇。
②即今山东曲阜市西北十五里姚村镇。清乾隆《曲阜县志》 卷36: “姚村,有集。”
③即今河南林州市北姚村镇。民国 《林县志》 卷1 《乡镇》: “姚村,距城二十五里。”
①即今河北定兴县西南姚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定兴县图: 西南有姚村镇。
②即今山东曲阜市西北十五里姚村镇。清乾隆《曲阜县志》 卷36: “姚村,有集。”
③即今河南林州市北姚村镇。民国 《林县志》 卷1 《乡镇》: “姚村,距城二十五里。”
一名湓浦口。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古湓水 (今龙开河) 入江之口。古湓口城 (又称湓城),历来为戍守重地。
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与云南交界之横江河(关河)。《水经·沫水注》:泸水“自朱提至僰道有水步道,有黑水、羊官水,至险难,三津之阻,行者苦之”。
①在今湖北京山县东。《方舆纪要》卷77京山县:观音岩“在县东二十里。顶有飞泉瀑布,流分四派,溉田数百顷”。②又名空灵滩或空灵岸。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八里。清雍正四年(1726)依岩建观音寺,故而得名。③在
①金作曷懒水、明作合兰河。即今吉林延吉市南海兰河,为布尔哈通河支流。《清一统志·吉林一》: 海兰河 “在宁古塔城南四百十里。源有三,俱出西南五百余里无名山,东流入布尔哈图河”。②又作骇浪河。即今黑龙江
明万历六年(1578)置,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永甸镇。《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长奠堡”条下:“东北五十里为永奠堡。”
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晋书·吕光载记》:东晋隆安初, 吕光伐乞伏乾归,攻金城。乞伏乾归率军救之。“光又遣其将梁恭、金石生以甲卒万余出阳武下峡,与秦州刺史没奕于攻其东”。即此。在今甘肃省靖远县境黄河上。
在今四川泸定县北三十五里烹坝乡。《清史稿·唐希顺传》: 康熙三十九年 (1700),营官喋巴昌则集列为乱,“复攻围烹坝、冷竹关”。
1917年改漠河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黑河道。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漠河乡。以河为名。1928年属黑龙江省。1947年撤销并入呼玛县。1981年复置,移治西林吉镇 (今黑龙江省漠河县)。在黑龙江省西北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治所在汝南郡新息县(即广陵城,今河南息县)。南朝梁大通元年(527)改为西豫州。太清元年(547)改为淮州。东魏武定七年(549)复为东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息县、淮滨二县及
即今福建福清市南前薛。《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化南镇“在县东南六十里,有民城,嘉靖中筑以御倭”。《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化南镇“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地名前薛”。古镇名。即今福建省福清市南前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