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镬山

安镬山

亦作安获山。在今越南中部清化西北。元黎崱《安南志略》卷1:安镬山“出碑砚石。《旧志》载:豫章太守范宁遣使往九真采石磬,为学中用”。《方舆纪要》卷112清化府:安镬山“在府东南东山县。产美石。晋豫章太守范宁尝遣吏于此,采石为磬”。


猜你喜欢

  • 白鹿县

    ①北周闵帝元年(557)分蓝田县地于白鹿原上置,属蓝田郡。治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十一里。建德二年(573)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属雍州,移治今蓝田县西南三十二里石门村。次年改名宁民县。②五代梁开

  • 都泥江

    ①又名乌泥江。即今广西之红水河。《元和志》 卷38贺水县: 都泥江 “在县北一百四十里”。《元丰九域志》 卷9: 迁江县 “有都泥江”。《明史·地理志》 迁江县: “东北有大江,即都泥江。”②即今贵州

  • 通漠道

    在今山西大同市南。《新唐书·太宗纪》:贞观三年 (629),“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

  • 清水江

    ①即今广西武鸣县中部武鸣河。源出马山县古零乡,南流经武鸣县,西流入隆安县境,注入右江。《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清水江 “在府北。东南流,城中有通津水、桥利水俱流合焉,下流会于大榄江”。②即今广

  • 宜南县

    1947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原宜阳县洛河以南地置,治白杨镇 (今河南宜阳县东南白杨乡)。1949年与宜北县合并,复置宜阳县。旧县名。豫西解放区设。1947年由河南省宜阳县南部析置。以位县南得名。1949

  • 吾越甸

    元德州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元史·地理志》德州:“在(德昌)路之北。其地今名吾越甸。”

  • 公郎

    即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浪沧乡。明、清置澜沧江巡司于此。

  • 南木溪

    又作楠木溪。在今云南富宁县东三十里。《明一统志》 卷87广南府: 南木溪 “在富州东三十里。源出花架山,其水常温”。

  • 太平城

    在今湖北蒲圻市西南。《寰宇记》卷112蒲圻县:太平城“在县西南八十八里。即吴孙权遣鲁肃征零陵于此筑城”。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南。相传三国吴孙权遣鲁肃征零陵,筑城于此。

  • 凤羽县

    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邓川州。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明初仍存,后废入浪穹县。古县名。元降凤羽郡置,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南凤羽镇。属邓川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并入浪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