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宣德州

宣德州

金大定八年 (1168) 改宣化州置,治所在文德县 (后改名宣德县,在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万全、尚义、张北、崇礼、沽源县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镶黄旗、兴和、商都、化德县等地。元初改为宣宁府。


金大定八年(1168年)改宣化州置,治文德县(后改名宣德县,即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沽源、崇礼、张家口、宣化、万全、张北、尚义,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察哈尔右翼前旗、商都、化德及镶黄旗等地。元初升为宣宁府。


猜你喜欢

  • 长林山

    一名庾岭。在今江西东乡县南。《清一统志·抚州府一》:长林山“在东乡县南三里。俯临通衢,一名庾岭。其东曰鸡公岭,有尖石出其顶,号鸡公石”。

  • 挞拉巴哈台 (臺)

    旧名楚呼楚。即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市。清 《西域闻见录》 卷1: 参赞大臣初驻雅尔肇丰城。乾隆三十二年 (1767),“移驻于楚呼楚,上赐名曰挞拉巴哈台,建筑城垣,周回数里”。

  • 白台

    在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太宗纪》 载:泰常二年(417)七月,“作白台于城南,高二十丈”。《水经·㶟水注》:皇信堂“南对白台,台甚高广,台基四周列壁,阁道自内而升,国之图箓秘

  • 北山

    ①指今北京市北燕山山脉。《三国志·魏书·田畴传》:畴自无终(今蓟县),“乃更上西关(当即居庸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②又名九龙山。在今吉林省吉林市旧城得胜门外。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吉林城

  • 宥州路

    西夏置,治所在宥州 (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乡古城)。《宋史·夏国传》: “元昊置十二监军司: 左厢宥州路五万人,以备鄜、延、麟、府。”

  • 东老府

    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南乌敦套海镇。清光绪间敖汉旗迁治于此。宣统三年(1911)后为敖汉左翼旗驻地。1949年为翁牛特旗驻地。

  • 玉茗亭

    在今江西临川市城区内。《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玉茗亭“在府治。宋时建。亭下有花名玉茗,如山茶而色白,黄心绿萼。人以比扬州之琼花。宋、元名人多赋咏之”。

  • 管社山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二十五里。与独山对峙,屹立湖畔。清光绪 《无锡金匮县志》卷2: 管社山 “有项王庙,或云夏王庙。相传独山门为神禹所凿,故祀于此,后乃讹夏为项也”。

  • 开元路

    金末蒲鲜万奴东夏(又作东真)国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附近。元太宗五年(1233)移治建州故城北石墩寨(即今黑龙江东宁县东南五里大古城)。七年(1235)移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辖境西

  • 桑植安抚司

    元置,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五十里美坪峒。至正末废。明永乐四年 (1406) 复置,属九溪卫。清雍正七年 (1729) 废。元置,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属岳州。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桑植县一带。至正末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