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沂水
在今山东沂水县东。《水经·沂水注》:“小沂水出黄孤山西南流,径其城(故东莞城)北,西南注于沂。”
在今山东沂水县东。《水经·沂水注》:“小沂水出黄孤山西南流,径其城(故东莞城)北,西南注于沂。”
一名九莲峰。即今福建政和县东南洞宫山。《新定九域志》 卷9建州: 洞宫山,“ 《图经》云: 洞中有莲花石,又尝有人游之,获石龟、鹤、藤、竹、仙绳”。《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政和县:洞宫山 “在县东南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五花尖。接婺源县界。《寰宇记》卷107浮梁县:五花峰“在县东八十里。五峰并峙,亦名莲花峰”。
一作磋布寺。在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南宋淳熙十四年 (1187) 由喇嘛教噶举派 (白教)噶玛支系 (简称噶玛噶举派) 的创始人都松钦巴主持兴建。寺主噶玛巴 ( 《明史》 作哈立麻) 活佛曾受明朝 “如
元改兴元府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凤县、留坝、南郑以东,镇巴、岚皋以北,白河、镇坪县以西地。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兴元府,寻改汉中府。元升兴元府置,治
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七月,“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谷浑于松州赤磨镇,破之”。即此。古镇名。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北。唐武德七年(624年),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谷浑于松州赤磨镇
即今湖北枣阳市南六十八里平林镇。清有主薄驻此。民国初设县佐。
在今河南新野县东。《汉书·王莽传》 哀帝下诏曰: “以黄邮聚户三百五十益封莽。” 《后汉书·岑彭传》: “令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余人南击秦丰,拔黄邮。”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汾州置,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因丹阳川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所在义川县(今宜川县东北,后移今宜川县治。宋
①北周建德六年 (577) 置,治所在襄垣县(今山西襄垣县北郊)。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山西襄垣、黎城、武乡、沁县、榆社及河北涉县地。贞观十七年 (643)废。②辽圣宗并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北大林镇。清于此设大莆林汛。日本占领期间改设大林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大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