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海镇

小海镇

①即今江苏大丰县南三十九里小海镇。旧属东台县。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东台县:“小海镇在治东北五十里。”

②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三十四里小海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东南有“小海”。


(1)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南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海,人口 7400。相传三百多年前此地为沙滩,水面较大,人称小海。因以为名。1955年为小海乡。1958年改向阳公社,1959年改名小海公社。1983年复为乡,1986年改置镇。2001年划归南通市崇川区。产稻、小麦、油菜籽、薄荷、黄麻等。工业有纺织、建材、机械、化工、刺绣等厂。通启运河横穿中部。有纺织、汽车油封、织带、电子等厂。通启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大丰市南部。面积124.1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海,人口2800。明正德年间草堰朱、夏等灶户迁此立灶煮盐,后发展为小海场万盈团和大庆团。清乾隆前以小海团名场,乾隆年间盐场课司署迁此,村落形成后以小海为名。1949年为小海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9年复置镇。2000年南团乡并入。主产稻、小麦、棉花等。盛产灵芝、蚕茧、兔毛。有化工、毛纺、机械、建材、地毯、农机、化肥等厂。沈方、小万公路经此,通客车。龙港村有温泉。古迹有镇海寺。(3)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草海北侧九头山西南。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海村,人口4320。因附近有一喀斯特湖,由此得名。1949年属小海乡、龙泉乡,1953年置小海、朱嘎、松山、三道河、金海乡。1958年置小海公社,1961年后分置小海、朱嘎、松山、三河、金海五公社。1984年改置一镇、三乡,1991年合并置镇。产玉米、马铃薯、甜菜、烤烟、葵花子、苹果、茶叶、党参。102省道横贯全境。


猜你喜欢

  • 云州

    ①北魏永熙中改朔州置,寄治在并州界,在今山西祁县西。北齐废。②北周天和元年(566)侨置,治所在斜城(今陕西眉县)。建德三年(574)废。③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市)。五年(

  • 亦思马儿甘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有“亦思马儿甘万户府,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二员”。其治所在今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境。

  • 木藏城

    吐蕃置,在今甘肃临夏县南。《宋史·王韶传》:熙宁六年(1073),“瞎征以其间据河州,韶进破诃诺木藏城”。即此。

  • 九山湾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二年(503),魏元澄分命诸将犯淮陵、九山,“徐州刺史司马明素将兵三千救九山”。胡三省注:“今招信军盱眙县西南一十五里有三城,又西十五里至淮陵,城临池河,池

  • 赵皮塞

    在今河南兰考县北。《清一统志·开封府二》: 赵皮塞 “在兰阳县 (今兰考县) 北十六里。一名张禄口。明嘉靖中,河尝决于此”。

  • 蛮夷长官司

    ①元至元中置,属马湖路。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一百二十五里新市镇。明属马湖府。清属叙州府。后废。②明洪武十年 (1377) 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永乐十二年 (1414) 属思南府。清乾

  • 杜尔伯特汗旗

    即扎萨克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 九里村

    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宋书·孔觊传》:泰始二年(466):孔觊“所遣孙昙瓘等军,顿晋陵九里”。《资治通鉴》卷131胡三省注:“其地在晋陵西北九里,因以为名。”

  • 徒西县

    唐久视初置,属羁縻高州。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南。后废。

  • 刻石山

    ①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刻石山 “在会稽西南七十里。晋时王彪有《会稽刻石山》 诗”。因秦始皇曾至此刻石颂德而名。②即今浙江嵊县西南独秀山。宋高似孙 《剡录》卷2引 《十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