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山
又名杯渡山。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附近。一说即今香港新界屯门青山。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即此。南汉大宝十二年(969)封为瑞应山。今有瑞应岩、虎跑井。
又名杯渡山。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附近。一说即今香港新界屯门青山。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即此。南汉大宝十二年(969)封为瑞应山。今有瑞应岩、虎跑井。
一名九峰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承流山 “在泾县西南四十里,俗传窦子明尝隐于此。以其为陵阳令,故山因以名”。《方舆纪要》 卷28泾县: 承流山 “有群峰回环,耸秀甲于一邑。
一名油江口。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北隅。《三国志·蜀书 ·先主传》 注引 《江表传》: “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 即此。《方舆纪要》 卷78公安县: “今县城北有油口巡司。”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北。为
一作邰。商周时国。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左传》: 昭公九年 (前533),“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 我自夏以后,稷、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即“邰(1)”。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北宋废入万承州。
在今贵州黔西县西。《清一统志·大定府》 “鸭池河铺”条下:又有“西溪铺”等皆戍守处。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同。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四十二里易隆。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在今辽宁瓦房店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 刺榆山 “在复州 (治今复州城镇) 东一百三十里”。
亦作大谢山。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海上大榭岛。清康熙《定海县志》卷2:大榭山,“《旧志》皆作大若,以音近讹榭耳”。即“大谢山”。
又作埇桥。在今安徽宿州市南汴河上。唐时控扼汴运,为运道之咽喉。《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781),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遣兵扼宿州甬桥、涡口, ……江淮进奉船千余艘, 泊涡口不敢进”。元和四年(809),
辽开泰二年 (1013) 置,为松山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金属大定府。蒙古中统三年 (1262) 为松州治。至元二年 (1265)废。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