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阳郡

山阳郡

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山阳国,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改为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鱼台以西及邹城、兖州等市地。西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西汉在此置铁官,永始三年(前14)铁官徒苏令等起义于此。

②东晋义熙九年(413)置,属徐州。治所在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南朝宋属南兖州。隋开皇初废。

③北魏孝昌中置,治所在共县(今河南辉县市东),后移治山阳县(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北魏末废。


(1)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分梁国置山阳国。建元五年(前136年)改山阳国为郡,治昌邑县(今山东金乡县西北)。约辖今山东省独山湖以西,郓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兼有湖东的邹城、兖州两市的一部分。西晋泰始初改高平国。西汉置铁官于此;永始三年(前14年)铁官徒苏令等起义于此。(2)东晋义熙中分广陵郡置,治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属徐州。南朝宋、齐属南兖州。晋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淮安、盐城、宝应、建湖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3)北魏孝昌中置,治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东),后移治山阳县(今河南焦作市东南)。旋废。


猜你喜欢

  • 定远

    集镇名。在甘肃省榆中县城关镇西北。定远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770。为古驿站。唐代名将郭元振率定远军西征,在此筑城,名定远城。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为定远县治。附近煤炭资源丰富,为县燃料基地。

  • 满泾站

    明初改元末末吉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注入黑龙江口北侧。《明太宗实录》 卷85: 永乐十年 (1412) 十月丁卯,“置辽东境外满泾等四十五站,敕其提领那可孟常等曰: 朝廷奴儿干都司

  • 茂林镇

    即今吉林双辽县西北茂林镇。民国 《东北年鉴》: 四洮铁路谈家堡站下一站为茂林站。(1)在吉林省双辽市西北部。面积304平方千米。人口4.18万。镇人民政府驻茂林,人口 6710。1949年为茂林区,1

  • 景昌县

    北魏置,属武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境。西魏、北周间废。

  • 六门陂

    即六门堤,亦名鹿门堤。在今河南邓州市西三里。《水经·湍水注》:“湍水又径穰县为六门陂。汉孝元之世,南阳太守邵信臣,以建昭五年断湍水,立穰西石堨,至元始五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故号六门堨也。溉穰、新野、昆

  • 白石湫

    即白石潭。在今广西灵川县南。《清一统志·桂林府一》:白石湫“在灵川县南三十里。唐李商隐《桂林诗》:‘龙移白石湫’即此。亦曰白石潭、白石漈”。

  • 弥浑戍

    北周建德二年 (573) 置,在今陕西榆林市西海流兔河东岸。《元和志》 卷4德静县: “周武帝于此置弥浑戍,南有弥浑水,因名。” 隋开皇三年(583) 改为德静镇。北周置,治今陕西省榆林市西。隋改德静

  • 南海口关

    明置,属抚宁县。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南十里老龙头。为戍守要地。《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 南海口关,“天启二年增设龙武营于此。《志》 云: 南海口东五里曰老龙头,极冲也”。清称宁海城。

  • 陶关

    ①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南。《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故陶关,在县西南五里。晋杜弢据湘州反,陶侃讨之,因置此城。”②即今四川汶川县南八十二里桃关。《明史·土司传》: 洪武十一年 (1378),“四川都司

  • 洰掖戍

    在今山东青州市东北弥水上。《方舆纪要》卷35益都县:“《后魏书》:太和十六年,青州洰掖戍获白雉一头,时以为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