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县
①秦置,为巨鹿郡治。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乞村)西南平乡镇。北魏景明二年(501)移治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东三十里,属南赵郡。北齐废。
②东魏武定七年(549)置,为安远郡治。当在今江苏盱眙县境。北齐废。
③隋大业初改南䜌县置,属襄国郡。治所在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唐属邢州,嗣圣元年(684)移治今巨鹿县。北宋属信德府。金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属顺德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府。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①秦置,为巨鹿郡治。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乞村)西南平乡镇。北魏景明二年(501)移治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东三十里,属南赵郡。北齐废。
②东魏武定七年(549)置,为安远郡治。当在今江苏盱眙县境。北齐废。
③隋大业初改南䜌县置,属襄国郡。治所在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唐属邢州,嗣圣元年(684)移治今巨鹿县。北宋属信德府。金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属顺德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府。1928年直属河北省。
隋置,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57安化县:天固堡“在彭原废县南。隋开皇中所置,以天然险固而名”。
①又名同孝山。在今江苏铜山县西二十五里夹河乡闸口村。《水经·获水注》: “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经十余坟,悉石也。” 《明一统志·徐州》: 楚王山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坝底羌族藏族乡。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废。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西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界之托欣河。《清一统志·黑龙江》“绰尔河”条:“又托馨河在(齐齐哈尔)城西五百里。东流会绰尔河。”
又作邾娄。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济宁市南。《春秋》: 哀公六年 (前489),“城邾瑕”。杜注:“任城亢父县北有瑕娄城。”古邑名。又作邾娄葭。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春秋》哀公六年(前489年
在今陕西佳县北二十五里。《宋史·夏国传》:元丰二年(1079)六月,“夏人自满堂川入大会平”。即此。
在今江苏沛县西南前马村。《清一统志·徐州府二》:马村集“在沛县西南二十七里”。
又作布特哈乌拉,简称乌拉。在今吉林永吉县北乌拉街满族镇西北。旧城临松花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为防水患,于旧城东改建新城,即今乌拉街满族镇。清初置打牲乌拉总管于此,乾隆五年(1740)复添设协领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西南三里。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 卷14: “相传燕建平中,济南太守胡谘,于此山窟得白虎,因名焉。”
唐开元十二年(724)置,属蔚州。治所即今河北蔚县。天宝元年(742)为安边郡治。至德二年(757)改为兴唐县。五代梁改名隆化县,后唐复名安边县。后晋改名灵仙县。(1)古县名。唐开元十二年(7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