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邑

平邑

①战国赵邑,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史记·赵世家》:献侯十三年(前411),“城平邑”,即此。西汉置平邑县。

②战国赵邑。后属齐。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八里平邑村。《水经·河水注》 引《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赵城平邑。”即此。后属齐。《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八年(前271),“蔺相如伐齐,至平邑”。


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大同县东。《史记·赵世家》:献侯十三年(前411年),“城平邑”。即此。西汉置县,属代郡。


猜你喜欢

  • 广州通海夷道

    唐时中国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道路名。附见《新唐书·地理志》,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主要道路有二:(1)由广州经由越南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渡新加坡海峡,过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尼科巴

  • 证果寺

    在北京市西山支脉卢师山上。是八大处中第八处。创建于隋代。初名尸陀林,唐天宝年间改名感应寺。明景泰年间改名镇海寺。天顺元年(1457)改名证果寺。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3:证果寺“前临青龙潭,后有秘魔岩

  • 宣方

    商方国。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甲骨文中有宣方 (《甲骨文合集》 28003)。又 《逸周书·世俘》:“百韦命伐宣方。” 陈梦家 《殷虚卜辞综述》 云宣方即亘方。古国名。又作亘方。商周时方国。在今山西省垣

  • 天尊山

    在今江西武宁县西北,与湖北阳新县交界处。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武宁县图说:“金水铺又三十里经天尊山至黄土岭, 自县至此一百十里。”

  • 三官寺

    亦名三官台。即今湖南慈利县西九十里三官寺乡。三国吴置溇中县于此。集镇名。在湖南省慈利县西部、烂船溪汇入索水处。三官寺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0。始名三官坛,以有祀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坛得名;后建寺,

  • 五亩尖山

    在今安徽无为县北。《方舆纪要》卷26无为州:五亩尖山“在州北五十里。顶平五亩许,堪种植”。

  • 恶池

    读若呼沱。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滹沱河。《礼记·礼器》: “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郑玄注: “恶当为呼声之误也,呼池呕夷并州川。”

  • 美良城

    在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美德县一带。《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广威州: 美良城 “在州东南。永乐中,简定复叛,张辅等讨败之,进兵清化,穷追至演州。又分沐晟兵从磊江南,朱荣舟师抵牛鼻关,辅率骑兵至美良,定窜

  • 朱家尖山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南之朱家尖岛。清许琰《普陀纪胜》:“朱家尖山在南海中,即月岙也。山尖最为耸拔,可以瞭远。明时倭乱,曾据于此。”

  • 弘德殿

    在今北京故宫乾清宫之西。明建,初名肃雍殿,万历十一年(1583)改为弘德殿。清穆宗曾就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