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都山

平都山

一名丰都山。即今四川丰都县东北三里名山。《隋书·地理志》 临江县:“有平都山。”《寰宇记》卷149丰都县:平都山,“《神仙传》云:后汉延光元年,阴长生于马明生处求仙法,乃将长生入青城山中,煮黄土为金以示之,立坛唼血,取太青神丹经授之乃别出。长生后于平都山白日升天即此。张道陵所化二十四化,居其一也”。自东汉于山上建庙以来,历有发展, 至1949年止,寺观达三十余处。主要宫观唐曰仙都观,宋曰景德宫, 明曰阎王庙,清曰阎王殿、天子殿。由一般道观发展为“阴曹地府”、“鬼城”、“幽都”。从唐以来,不少学者游历平都山,唐李吉甫、段文昌,北宋苏轼,南宋范成大等均有诗文传世。有“天下名山第一都”之美誉。


见“名山”。


猜你喜欢

  • 瑞莲池

    ①在今江西于都县城西。《明一统志》 卷58赣州府: 瑞莲池 “在雩都县治西。池产异莲,其叶曰双卷剑脊,其花曰双头又髻,三萼二十四叶,其实曰覆钟金铤,移之他处,辄类常种,俗传雩山倒影所致”。②在今湖南会

  • 孙大川镇

    见《金史·地理志》。为孙夼镇之讹。

  • 城口厅

    清道光二年 (1822) 置,属绥定府。治所即今四川城口县。《清史稿·地理志》 城口厅: “西:城口山,厅以此名。” 1913年改为城口县。清道光元年(1821年)析原太平直隶厅城口地置,治今重庆市城

  • 蛾眉山

    ①亦作峨嵋山。在今安徽和县城内。《方舆纪要》 卷29和州: 蛾眉山 “在州治西北。城跨山脊”。②在今浙江余姚市西。《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蛾眉山 “在县西四十里。山高二百余丈,周七十里,唐天宝六

  • 安武县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西南平泉乡。东汉废。北魏复置,属西北地郡。隋省。②西晋置,属武平郡。治所在今越南永富、北太两省境。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镇原县西南。属安定郡。东汉废。

  • 双渠

    在今新疆英吉沙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苦井、黄渠三百二十里至双渠,故羯饭馆也。”

  • 白龙池

    古名滋茂池。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龙溪乡东北,龙溪河源处龙池。清嘉庆《汶川县志》卷7:滋茂池在“县南一百二十里,龙溪沟入四十八里。四合皆山,中一巨浸。俗呼为白龙池, 曰滋茂池。一名慈母池,在慈母山下,

  • 唆吉站

    又作桑吉站。元置,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附近。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阿剌 (东南) 一百二十 (里) 唆吉 (站)。”

  • 临湖侯国

    东汉改临湖县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八十里临璧山下。后复为县。东汉改临湖县置,治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后复改为县。

  • 铁檠镇

    本铁檠城。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西北。明置巡司于此。清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