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陵县

平陵县

①西汉昭帝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十五里。三国魏改名始平县。

②西晋永兴元年(304)分永世县置,属义兴郡。治所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溧阳县:平陵城“城南五里有平陵山,因名”。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废。

③西晋改东平陵县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平陵城。北周废。

④隋义宁二年(618)置,属均州。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大业初属武当郡。唐武德七年(624)废。

⑤唐武德元年(618)分栎阳县置,属雍州。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粟邑庙。二年(619)改名粟邑县。

⑥唐武德二年(619)置,为潭州治。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故平陵县西北十五里。贞观元年(627)废潭州,县属齐州。十七年(643)改名全节县。


古县名。(1)春秋晋置,治今山西省交城县西南大陵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司马乌为平陵大夫”,即此。(2)西汉五陵县之一。汉昭帝筑陵置县,治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属右扶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改名始平县。(3)西晋永嘉后改东平陵县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西。属济南郡。北齐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为谭州治。贞观元年(627年)废谭州,县属齐州。十七年改全节县。(4)东晋置,治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平陵山西。属丹阳郡。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年)废。(5)隋义宁二年(618年)置,治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属武当郡。唐武德初属均州。七年(624年)废。


猜你喜欢

  • 方便城

    在今四川温江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67温江县“鱼凫城”条下:“又北五里有方便城。《志》云:汉朱遵所筑。”《清一统志·成都府二》:方便城“去鱼凫城五里。周四里。汉朱遵所筑”。

  • 下蜀港

    俗呼为官港。即今江苏句容县北六十里下蜀。《资治通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刘展以广陵叛,李峘“悉锐兵守东口以待之,展乃自上流济,袭下蜀”。胡三省注:“升州东北九十里至句容县,有下蜀戍,在句容县北

  • 中场

    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分盐池东西二场增置中场。民国初并入解池场。

  • 岑峰山

    在今山西静乐县城东。《清一统志·忻州》:岑峰山“在静乐县治东五十步,冈峦延亘,城之东北隅跨其上”。

  • 南兰陵郡

    ①南朝宋改兰陵郡置,治所在兰陵县(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六十里万绥镇)。南齐末并入南琅邪郡。②南朝梁天监元年 (502) 改南东海郡侨置,属南徐州。治所在郯县 (今江苏镇江市)。陈永定二年(558) 复改为

  • 渌口

    即今湖南株洲县治渌口镇。《梁书·王僧辩传》: 承圣元年 (552),“湘江贼陆纳等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于渌口”。即此。唐置渌口戍。明、清置巡司于此。又称渌口戍。即今湖南省株洲县驻地渌口镇。自古为军事交通

  • 皖阳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北二十二里。《寰宇记》 卷125怀宁县: 皖阳 “以城在水北,故曰皖阳”。七年 (624)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分怀宁县置,治今安徽省

  • 林波州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抚纳县

    南朝宋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高要市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 属端州。后废。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广东省高要市南。属新宁郡。隋大业初废入博林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属端州。后又废。

  • 曲惹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北二百六十里,如雪藏布(帕里河)北岸。“曲惹”藏语意为山水。原属西藏阿里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1958年被印度军队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