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山
①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南。《方舆纪要》卷81镇溪千户所:“张家山在所(今吉首市)东南三十里。……山皆高峻,有蛮砦。”
②在今湖北红安县东北,接麻城市界。《清一统志·黄州府》:张家山“尝产金。明万历二十六年开采,民皆奔窜,寻罢”。
③在今陕西米脂县东。《清一统志·绥德州》:张家山“在米脂县东五里”。
集镇名。在陕西省吴堡县西北部。为张家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以张姓在山坡建居得名。主产谷子、糜子、玉米,并产红枣、苹果。为县西北部主要农贸集市。有公路通吴佳公路。作家柳青故里。
①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南。《方舆纪要》卷81镇溪千户所:“张家山在所(今吉首市)东南三十里。……山皆高峻,有蛮砦。”
②在今湖北红安县东北,接麻城市界。《清一统志·黄州府》:张家山“尝产金。明万历二十六年开采,民皆奔窜,寻罢”。
③在今陕西米脂县东。《清一统志·绥德州》:张家山“在米脂县东五里”。
集镇名。在陕西省吴堡县西北部。为张家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以张姓在山坡建居得名。主产谷子、糜子、玉米,并产红枣、苹果。为县西北部主要农贸集市。有公路通吴佳公路。作家柳青故里。
即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东北新舟镇。清道光 《遵义府志》 卷6遵义县: 新舟场在 “城东九十里”。
为盐场。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五通桥。自清以来,茫溪河下游井盐业大盛,为犍为县主要盐产区。民国设场知事。
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仁沱镇。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仁沱场“距城六十里”。
即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方舆纪要》卷56沔县:大安关“即故三泉县也,以宋兼置大安军而名”。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北鹿鸣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彭水县:牛岩铺“在县北一百里”。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东阳县置,为婺州治。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元和志》 卷26金华县: “长山一名金华,故取名焉。” 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为东阳郡治。唐垂拱四年 (688) 改名金山县,神龙
即今安徽芜湖市东北裕溪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即今四川荣县西南新桥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29: 资国镇 “在 (荣) 县西南四十里,或曰即故资官县也”。
西汉元鼎三年 (前114) 改新城县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镇一带。东汉省入长安县。唐王维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古县名。本秦都咸阳县,汉王元年(前206年
一作太谷。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张衡《东京赋》:“太谷通其前。”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关于此。《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注引《魏氏春秋》载曹植诗:“大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晋潘岳《闲居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