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惟扬

惟扬

即维扬。又作维阳。今江苏扬州市或扬州府的别称。取 《尚书· 禹贡》: “淮海惟扬州” 中之二字为名。唐岑参 《万里桥》 诗: “成都与维阳,相去万里地。” 宋费兖 《梁溪漫志》: “古今称扬州为惟扬。” 南宋宝祐 《惟扬志》、明嘉靖 《惟扬志》,均为扬州地方志。“惟” 通 “维”,故又作维扬。


旧扬州或扬州府的别称。盖截取《禹贡》“淮海惟扬州”二字为名。宋费衮《梁溪漫志》:“古今称扬州为惟扬。”南宋有宝祐《惟扬志》、明有嘉靖《惟扬志》,均为扬州地方志。“惟”通“维”,故又作“维扬”。参见“维扬”。


猜你喜欢

  • 简阳郡

    南朝梁分宁浦郡置,属龙州。治所在简阳县(今广西横县西飞龙乡江口村)。隋开皇九年(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简阳县(今广西横县西南、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南一带。属龙州。隋开皇

  • 合乡

    又称互乡。在今河南项城县南老城东北一里。《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蔡州节度使秦宗权纵兵四出,侵噬邻道;天平节度使朱瑄有众三万,从父茅瑾勇冠军中。宣武节度使朱全忠为宗权所攻,势甚窘,求救于瑄

  • 日庄镇

    原名日照庄。民国置镇,即今山东莱西市西北三十二里日庄镇。民国《莱阳县志》乡镇图:县西有日庄镇。在山东省莱西市西北部。面积101.6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日庄,人口3000。明洪武二年(1

  • 小溶江

    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为漓江支流。《元史·阿里海牙传》:至元十三年(1276),阿里海牙攻马塈于严关,“又败都统马应麒于小溶江,遂逼静江”。

  • 平洋山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平洋山“在县东南六十里。旧有坑曰平洋坑,出银矿。其地去仙霞十五里而近浙、闽,诸盗常窥伺焉”。明时设兵戍守。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广丰县东。旧有平洋坑,地

  • 景华苑

    北宋东京 (今河南开封市) 旧城景龙门外。陆游 《老学庵笔记》 卷9载: “凌霄花未有不依木而能生者,惟西京富郑公园中一株,挺然独立,高四丈,围三尺余,花大如杯,旁无所附。宣和初,景华苑成,移植于芳林

  • 东西侯城

    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四十里宫山侧。《方舆纪要》卷31新泰县“东平阳城”条下:“《志》云,县西北四里有东西侯城,相传汉武所筑。”(按,《纪要》作“县西北四里”,误。据光绪《山东通志》卷35,应是“县西北四

  • 虹桥

    ①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三十里。《元史·孛罗帖木儿传》: 至正二十五年 (1365),也速自永平勒兵西讨孛罗帖木儿,孛罗 “遣骁将姚伯颜不花统兵出御,至通州,河溢,营虹桥以待,也速出其不意,袭而破之”。即

  • 胜巳山

    在今四川奉节县南十二里。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21: “ 《志》 云: 白帝城东十五里有胜巳山,以高出众山之上也。王十朋命名龟龄。” 《方舆纪要》 卷69奉节县 “白盐山” 条下: “胜巳山在府

  • 栋铜山

    在今广西上思县东。《方舆纪要》 卷110上思州: 栋铜山 “在州东。有三百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