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山
即第一山。今江苏盱眙县城东天台山。《清一统志·泗州》: 第一山 “在盱眙县治东,为县治主山。旧名慈氏山。上有米芾书 ‘第一山’ 三字,因名”。
即第一山。今江苏盱眙县城东天台山。《清一统志·泗州》: 第一山 “在盱眙县治东,为县治主山。旧名慈氏山。上有米芾书 ‘第一山’ 三字,因名”。
我国三大边缘海之 一。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北岸到朝鲜济州岛一线同东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近岸海水呈黄色,故名。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北起鸭绿江口,南以长江口北岸启东嘴至朝鲜济州岛一线同东海
又作阳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公元779年南诏异牟寻迁都于此后筑城。即今云南大理市西北旧大理。此后先后为南诏、大理国都。羊,又作阳(《旧唐书·南蛮传》)。又简称苴咩城(《蛮书》)。公元779年南诏异牟寻徙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东北覃家山。《清一统志·澧州二》: 覃家城 “元末,土人覃垕,筑以自固。明洪武初,周德兴讨平之”。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金代塔塔儿等部居其地。《金史·夹谷清臣传》: “令宣徽使移剌敏……分领前队,自选精兵一万以当后队,进至合勒河。前队敏等于栲栳泺攻营十四,下之,回迎大军。”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新巴
亦称清水谷。在今陕西洋县东北。《资治通鉴》: 东晋宁康元年 (373),秦苻坚遣将王统进兵汉中,“梁州刺史杨亮帅巴僚万余拒之,战于青谷”。即此。又称清水谷。在今陕西省洋县东北。东晋宁康元年(373年)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川滇边务大臣。治所在巴安府 (今四川巴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西,雅砻江中游,至金沙江,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南部地区。1913年改为边东道。
唐乾宁中置,以年号为名。治所即今河北青县。五代晋天福初入契丹,改置宁州。周显德六年(959) 收复,仍称乾宁军。治所在永安县 (今河北青县)。北宋初军废,并改永安县为乾宁县。太平兴国七年 (982)
西晋永嘉五年(311)分牂牁郡置,属益州。治所在平夷县(今贵州毕节市境)。东晋改名平蛮郡。西晋永嘉五年(311年)置,治平夷县(今贵州毕节市一带)。东晋改名平蛮郡。
唐久视初置,属羁縻高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后废。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东北八仙筒镇。1931年绥东县迁治于此。“八仙筒”,蒙古语意为土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