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冲河
即今四川西部之雅砻江。《方舆纪要》卷74建昌卫打冲河中前千户所:打冲河“在府治西。蛮名黑惠江,又名纳夷江。源出吐蕃,流径盐井卫界,又南流径此,水势奔急,洪涛汹涌,因名打冲河。下流至会川卫,合金沙江。亦曰大冲河”。《明史·陈瑄传》:明洪武初讨月鲁帖木儿叛军,“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彻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
即今四川西部之雅砻江。《方舆纪要》卷74建昌卫打冲河中前千户所:打冲河“在府治西。蛮名黑惠江,又名纳夷江。源出吐蕃,流径盐井卫界,又南流径此,水势奔急,洪涛汹涌,因名打冲河。下流至会川卫,合金沙江。亦曰大冲河”。《明史·陈瑄传》:明洪武初讨月鲁帖木儿叛军,“从征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彻梁,示士卒不返,连战破贼”。
1949年5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新正、耀县、宜君等县析置,治马栏镇(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栏镇)。同年9月撤销,并入栒邑、耀县、宜君、黄陵四县。旧县名。1949年5月由陕西省新正、耀县、宜君等县析置,治今
隋开皇四年 (584) 改商县置,属商州。治所在今陕西丹凤县西五里古城。大业初属上洛郡。唐武德二年 (628) 移治今丹凤县西商镇,属商州。金贞元二年 (1154) 废。古县名。隋开皇四年(584年)
①即今安徽六安市西南西河口乡。当东淠河与西淠河汇流处,称西两河口。清同治《六安州志》卷5:两河口在“州南八十里”。②亦称东两河口。即今安徽六安市南东河口镇。明万历《六安州志》卷2《津渡》:两河口在“城
西汉置。在今甘肃庄浪县附近。西夏置,在今甘肃省庄浪县附近。
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23龙里卫“穴刀山”条下:长冲山“旧为苗‘贼’出没之所。成化间,置哨堡以守之”。
渤海置,治所在鄚州 (今黑龙江省阿城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哈尔滨、五常、尚志、延寿及吉林松原等市县地。辽废。渤海国置,治鄚州(今黑龙江阿城市)。辖境约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南、延寿县以西及吉林省扶余县、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铜壁关前。《清一统志 ·腾越直隶厅》: 蛮哈山 “猛卯司治在山下。山形若象鼻。明时尝令守备戍守”。
①西魏恭帝二年(555)置,属晋寿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一说在今旺苍县西南冯家坝。隋属义城郡,义宁二年(618)改为义清县。②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南义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
即今福建连城县南庙前镇。明曾移北团寨巡司于此。
即隆坊镇。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四十里隆坊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