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逻台
在今山西宁武县北阳方口镇附近。《宋史·杨业传》:北宋雍熙三年(986),杨业引兵自石峡路趋朔州,嘱潘美与王侁领兵阵于陈家谷口以援,“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以致杨业兵败身亡。
即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北恢河西橐莲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契丹陷寰州,杨业引兵自石硖路趋朔州,嘱潘美、王侁领兵阵于陈家谷口以援,“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敌败走,侁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即此。
在今山西宁武县北阳方口镇附近。《宋史·杨业传》:北宋雍熙三年(986),杨业引兵自石峡路趋朔州,嘱潘美与王侁领兵阵于陈家谷口以援,“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以致杨业兵败身亡。
即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北恢河西橐莲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契丹陷寰州,杨业引兵自石硖路趋朔州,嘱潘美、王侁领兵阵于陈家谷口以援,“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敌败走,侁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即此。
北魏置,为广苌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广坪河注入嘉陵江处。后废。
1939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绥德、清涧、吴堡三县黄河地区析置,治界首村 (今陕西绥德县东南界首)。1940年撤销。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38年初由陕西省吴堡县南部和绥德、清涧两县各一部析置。治今绥德
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遂州青石县: “隋改始兴县为青石,以县界有青石祠也。”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顶。清聂《泰山道里记》:“绝巅西里许,为丈人峰。状如老人伛偻。”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12:“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
唐贞观二十一年 (647) 以铁勒浑部置皋兰州,属燕然都护府。永徽元年 (650) 升为都督府。其地应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土拉河北岸,乌兰巴托西南。后废。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回纥浑部置
即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三十五里梁召乡。清为梁召社。在河北省任丘市东北部。面积73.9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梁召,人口2210。建村于战国,传有梁王将军在村东一高台处召过兵,故得名梁王召台,后简称
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南洛古乡。宣统三年(1911) 改流。
唐初置,属洺州。治所在今河北鸡泽县东南贯庄乡北空城。武德四年 (621) 废。
明洪武五年 (1372) 降高州置,属叙州府。治所在怀远寨 (今四川高县北)。正德十三年(1518) 复升为高州,迁治中坝 (今高县)。清顺治初改为高县。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在四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二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 积粟山 “在昌平县西二十里。下有唐太尉朱怀珪墓”。《清一统志·顺天府一》: “相传元时积粟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