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文安县

文安县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北二十五里大柳河镇。东汉属河间国。三国魏属河间郡。晋属章武国。北魏属章武郡。隋属河间郡。唐贞观二年(628)迁治今文安县,后属莫州。五代周属霸州。清属顺天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②北魏置,为文安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隋改为延川县。

③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昆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东白沙。寻改为乐沙县。

④即文定县。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金废为文安镇。


(1)古县名。(1)西魏析安民县置,治今陕西省延川县西南文安驿。“以稽胡未淳,取文德以来之义”(《太平寰宇记》)。为文安郡治。隋开皇初移治今延川县,改名延川县。(2)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南。同年改名乐沙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部,东邻天津市。属廊坊市。面积 1028 平方千米。人口45.4万。辖12镇。县人民政府驻文安镇。春秋战国属燕国。秦为广阳、巨鹿两郡交界地。西汉置文安县,治今县东北大柳河镇,属幽州勃海郡。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意得名;一说以潭名,《日下旧闻考》:“文安,潭名。潭在县北一十五里。”隋大业七年(611年)于今治置丰利县,属河间郡。唐贞观元年(627年)丰利县省入文安县,徙今治。先属瀛州,后属莫州。北宋属大都路霸州。明属顺天府霸州。清属顺天府。1928年直隶河北省。1937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文安县并入任丘县,1961年复置,仍属天津专区。1973年改属廊坊地区。1988年撤销廊坊地区,划归廊坊市。地处海河平原,地势低洼。有文安洼、百草洼、溢流洼、东淀及大清河、赵王河、赵王新渠等。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工业。京九铁路及106国道、廊大等公路经此。为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刘六、刘七故里。古迹有唐王墓、古城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梁山州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改梁山军置,属夔州路。治所在梁山县 (今四川梁平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梁平县地。明洪武七年 (1374) 废。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梁山军置,治梁山县(今重庆梁平县)。

  • 平乐侯国

    西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单县东四十里。昭帝元年(前86)封梁敬王子迁为平乐侯。东汉省。西汉建昭元年(前38年)封梁敬王子迁置,治今山东省单县东。东汉废。

  • 刘彦彰

    即今辽宁绥中县北牛彦章。明《辽东志》卷3:新兴营堡“堡西刘彦彰可屯兵”。

  • 劫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都城在天山东丹渠谷(今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古西域国名。国都在天山东丹渠谷(今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属西域都护府。

  • ?县

    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北(一说在今襄阳县南欧庙镇)。《元和志》卷21宜城县:“城东临汉江,古谚曰‘��无东’,言其东逼汉江,其地短促也。”东汉改为�

  • 洪坪堡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洪坪乡。《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 “吉阳关” 条下: “洪坪堡在县南二百里。路通陕西、四川诸境,有官巡戍。” 清设千总驻防。

  • 南顿县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南顿镇。《汉书·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顿迫于陈,其后南徙,故号南顿。” 西晋惠帝时为南顿郡治。北齐改为和城县。隋大业初复为南顿县,属淮阳郡。唐武德六年 (6

  • 岭背营

    在今海南定安县南。《方舆纪要》 卷105定安县: 岭背营 “在县南。《志》 云,县境思河、光螺峒、水口、岭背等村黎,尝抅琼山县境内诸黎为患,因设南伦营防守。嘉靖十三年剿平,改设今营”。

  • 韦州

    西夏置,治所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韦州静塞监军司治此。元废。又作威州。西夏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韦州镇。蒙古废。

  • 宜坤州

    即仪坤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南土城子镇古城。北宋曾公亮 《武经总要前集》 卷16: “宜坤州,契丹为启圣宗节度,即应天太后所生地也。东至长泊十五里,西南至上京二百里,北至踏弩河二十里,河北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