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平镇

新平镇

亦名昌南镇、陶阳镇。东晋置,即今江西景德镇市。水土宜制陶器,自南朝陈始有制瓷业。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5: “陈至德元年,诏镇以陶礎贡建康。” 自唐以来陶瓷业迅速发展,“武德四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产品质薄色素,莹缜如玉,称为假玉。北宋景德间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1)古镇名。又名昌南镇、陶阳镇。东晋置,即今江西省景德镇市。水土宜陶,南朝陈时已有制瓷业的记载。唐代已有“霍窑”、“陶窑”等名窑,所产瓷器“瓷色亦素,土墡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称为假玉器,名闻全国(蓝浦《景德镇陶录》)。北宋景德年间改名景德镇。(2)今镇名。(1)在四川省广汉市中部。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场,人口1030。清初建场并设水码头,祈愿来往船只太平,故名。后以“建设新太平场”之意命名。1949年为太平乡。1958年为太平公社,1980年更名新平公社。1981年改新平乡,1995年置镇。有橡胶、皂素、电镀、玻璃钢制品等厂。广岳铁路、广木公路经此。明建慧灯寺为著名古迹。(2)在四川省新津县中部偏西。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平,人口4100。1997年由原五津镇所辖10个村组建置镇。有粮食加工、榨油、饲料等厂。川藏公路、新大公路经此。境内纯阳观久负盛名。


猜你喜欢

  • 和龙峪

    又名大拉子、大砬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清设分防经历于此。《清史稿· 地理志》 和龙县: “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

  • 观音阁镇

    即今四川射洪县西南三十五里太乙镇。清光绪《射洪县志》卷2:观音阁场在“县(旧治在今金华镇)南七十五里”。1950年改置太乙乡。1984年改为太乙镇。(1)在湖南省溆浦县中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3

  • 尉迟川

    即今青海共和县东北倒淌河。《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

  • 东夏州

    ①北魏延昌二年(513)置,治所在徧城郡广武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延川、宜川、延长、子洲、绥德、清涧、子长、米脂、甘泉、吴堡等市县地。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延州。

  • 龙鹄

    即龙涸。在今四川松潘县。《魏书·穆亮传》:高祖时,“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将,率骑三万,次于龙鹄,击走吐谷浑”。即此。即龙涸(《宋书·吐谷浑传》)。在今四川省松潘县。《资治通鉴》:南朝齐永明三年(485

  • 戒珠寺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蕺山。《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戒珠寺“在府北六里,王羲之故宅也。门外有鹅池、墨池,寺之中为卧佛殿”。

  • 永通监

    北宋置,属曲江县。为铸钱监。在今广东韶关市西。后升为县级监,属韶州。《舆地纪胜》卷90韶州;永通钱监“在州水西一里。庆历间, 叶公清臣、宋公祁经度山泽置监,分遣金工以采之。岁用铜百万斤,可得盛币三百万

  • 三多寨

    即今四川自贡市东北群乐乡。民国《富顺县志》卷3:三多寨“上距县百一十五里。场附砦垣高踞山半,毘连内邑,托庇金汤”。

  • 南棘阳县

    北魏改棘阳县置,为汉广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西魏改为百宁县。古县名。北魏改棘阳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属南阳郡。西魏改名百宁县。

  • 笑城

    即宵城。在今湖北天门市东。《方舆纪要》卷77景陵县 “京山城” 条下: “又县东六十里有笑城。相传宋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夜遁,惟系羊击鼓,金兵既觉,欲追之,知已无及,一笑而已,因名。” 《清一统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