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改扶风郡置,属安州。治所在武功县 (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八十里武连镇南五里)。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地。西魏改为安都郡。南朝宋置,治武功县(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功桥)。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剑阁县西南部。
即西周春秋时柏国。在今河南西平县西。《汉书·地理志》 西平县注引应劭曰: “故柏子国也,今柏亭是。”
①一名乐山。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50确山县: 乐山 “本名朗山。隋县以此名。宋避讳,改曰乐山。山顶有皓月池及双龙泉,又有紫花涧,练水出于此山之麓。多军营石垒。唐时淮西拒命所置,以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钟落潭镇。清同治 《广东舆地图说》: 番禺县东北田心堡,“往来大道有钟落潭墟”。
唐天宝元年(742)改玉山县置,属玉山郡。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乾元初属陆州。北宋废。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玉山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南。属玉山郡。后属陆州。北宋废。
在今四川绵阳市。《方舆纪要》 卷67绵州: 金山驿 “在州治北,陆道所经也”。
即今江西宜春市北三阳镇。明嘉靖《袁州府志》卷2:宜春县有三阳铺,“三阳桥,县北四十里”。
隋大业元年(605)建于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正南洛水上。《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名。《元和志》卷5:“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
在今江苏沛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9徐州沛县: “赶牛沟亦在县东北。出滕县五花泉,至县界三河口,与沙、薛二河合。明嘉靖中,开新河,遏之西,合鲇鱼泉,注于新河。”
在今河北滦平县西南,为出古北口第一大岭。《清一统志·承德府二》: 青石梁 “与黄土梁形势相连,自两间房至常山峪,群峰绵亘,青石梁最峭拔,高出诸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