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昭平县

昭平县

北宋宣和六年 (1124) 改龙平县置,属昭州。治所即今广西昭平县。《宋史· 兵志六》:昭州有昭平砦,县以砦名。南宋淳熙六年 (1179)复名龙平县。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 (1385)省入平乐县,万历四年 (1576) 复置昭平县,属平乐府。民国初属广西桂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桂江中游。属贺州市。面积3273平方千米。人口39.4万。辖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昭平镇。以原昭州、龙平县各取一字为名,又以北宋置昭平砦得名。南朝宋置龙平县,治今址,属郁林郡。梁于龙平县置静州和梁寿郡、静慰郡。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废梁寿、静慰二郡,以龙平县属桂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静州,治龙平县,归化为州属县;九年废归化县。贞观八年(634年)改静州为富州;龙平县为州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富州,以龙平县改属昭州。宣和六年(1124年)改龙平县为昭平县。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复名龙平县。元大德五年(1301年)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撤龙平县入平乐县。万历四年(1576年)复置昭平县,属平乐府。清因之。1913年属漓江道,1914年属桂林道。1926年属广西省。1949年属平乐专区,1958年属梧州专区,1971年属梧州地区。1997年属贺州地区,2002年属贺州市。境内群山起伏,河谷深切,平地狭小。桂江、思勤江、富群江、桂花河等流经。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花生、木薯、烟叶为主。林产有松脂、松杉木材、八角、玉桂、沙田柚等。矿产有金、银、铅、锌、大理石、重晶石、白云石等。工业有造纸、木材加工、木器、水泥等及采矿(金)。有公路通贺州、钟山、蒙山等地。名胜古迹有文明阁、宝珠观、榕园、黄姚古镇、读书岩及五叠泉瀑布等。


猜你喜欢

  • 晋王城

    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二十五里清溪镇北。《舆地纪胜》 卷48和州: 晋王城 “在含山县。苻坚侵晋,以姚苌为先锋,筑城于此以御之。又有姚苌城”。苻坚军不至此,不可信。当为晋筑。为龙亢城治所。《方舆纪要》

  • 桃丘

    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阳谷县东陶城铺。《春秋》: 桓公十年 (前702),“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杜注: “桃丘,卫地。济北东阿县东南有桃城。” 《方舆纪要》 卷33载: “汉高封功臣刘襄为桃侯,

  • 青台 (臺) 遗址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二十二里青台村东土岗上。面积近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3.5米,是仰韶文化中、晚期村落遗址。1922年前后瑞典人T.J.阿尔纳在此采集到一批彩陶片。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

  • 神京

    即神都。指京师。南朝宋谢庄 《世祖孝武皇帝歌》: “刷定四海,肇构神京。”

  • 高亭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安陵县置,属桂阳郡 (后改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五十里高亭乡。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为永兴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安陵县改名,治今湖南省永兴县西南

  • 楼下营

    明置,属安南所。即今贵州普安县西南楼下镇。

  • 也迭儿河

    今蒙古国色楞格河上源伊德尔河。元《圣武亲征录》:“汪可汗至土兀剌河,其子亦剌合鲜昆自也迭儿按台河来会父军”,乃蛮将乘其不备,掠其部众。《元朝秘史》作“额垤儿·阿勒台·别勒赤儿”,指两河合流处,在克烈部

  • 位伯镇

    即今河北辛集市北二十八里位伯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束鹿县图:西有位伯集。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束鹿县图:西北有位伯镇。在河北省辛集市中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西五村,人口

  • 硖石岭

    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峡石岭在 “府西四十里。高数里,有深林环涧”。

  • 芝忻州

    即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寰宇记》卷168:“芝忻州理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