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昱岭关

昱岭关

①南宋置,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一百里,皖、浙二省分界处。《明史· 徐寿辉传》: 至正十一年 (1351) 称皇帝,“明年,分兵四出,连陷湖广、江西诸郡县,遂破昱岭关,陷杭州”。又 《胡大海传》: “从破宁国,遂拔徽州,与邓愈、李文忠自昱岭关攻建德,败元师于淳安,遂克建德。”

②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一百六十里昱岭上。《元史·董搏霄传》: 元至正十二年 (1352) “徽、饶贼复自昱岭关寇于潜,行省乃假搏霄为参知政事……既又克复昌化县及昱岭关”。即此。


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南。地当浙皖交通要道。《明史·胡大海传》: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胡大海率军克徽州(治今安徽歙县),“由昱岭关攻建德”,即此。


猜你喜欢

  • 石湖城

    一名石湖澳。即今福建石狮市东北石湖。宋熙宁初以石湖村为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四县陆路总要地,置寨戍守。后废。明初置祥芝巡司于此,属晋江县。洪武二十年(1387)移今石狮市东祥芝镇。又称石湖澳,滨海要地

  • 光武山

    又名白水山、狮子山。在今湖北枣阳市南。《新唐书·地理志》:枣阳县“有光武山”。《舆地纪胜》卷88枣阳军:白水山“在枣阳县南四十里。上有光武庙”。

  • 斗野亭

    北宋建,在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清一统志·扬州府二》:斗野亭,“扬州于天文属斗分野,故名”。宋苏东坡、秦观、孙觉、黄庭坚、米芾等皆有诗。在今江苏省江都市邵伯埭。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建,扬州于

  • 西岩山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7池州府贵池县:西岩山“在府西南百五十里。高万仞,周数十里。其相接者曰鱼载山”。②在今福建浦城县西。《清一统志·建宁府》:西岩山“在浦城县西德星门外五里。五代时王

  • 刘公城

    在今湖南沅江市西三里。《明一统志》卷64常德府:刘公城“汉昭烈帝尝徇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因立城于此”。

  • 马莲镇

    又名马莲滩镇。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清一统志·同州府二》:马莲镇“在白水县西北五十里秦山堡。有城。北出鄜延必由之路。甚险窄。明嘉靖间设巡司。今裁”。

  • 莫贺延碛

    即莫贺碛。今新疆哈密市东南之沙碛。《寰宇记》 卷153: 柳谷水 “南流入莫贺延碛”。

  • 湘阴县

    南朝宋元徽二年 (474) 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五十里。南齐属长沙郡。隋平陈后废。不久改岳阳县复置,属玉州。治所在今湘阴县南二十里白乌潭。大业初属巴陵郡。唐属岳州。五代周广顺三年 (9

  • 敬水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东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属集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北巴山南麓。属归化郡。后废。

  • 苏家镇

    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安庆府二》:香草镇,“《县志》:明初县界河泊所凡四:武昌河泊所在县东北三十里苏家镇……嘉靖三十九年裁”。在四川省大邑县东南部。面积20.3平方千米。人口约2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