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陀山

普陀山

①或作补陀落迦山。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宋 《宝庆四明志》 卷20昌国县: “普陀洛迦山在东海中,佛书所谓海岸孤绝处也。” 今系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陀洛迦”,梵文意为 “小白花”。

②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北。清雍正 《惠来县志》卷3: 普陀岩山 “在县西北十里,五朝山之西。两石夹峙,岩祀普陀佛。……前后荔枝百株,实颇佳”。


(1)在浙江省舟山市,是舟山群岛属岛。岛呈狭长形,南北纵长6.7千米,东西横宽4.3千米,面积11.68平方千米。山体大部分为花岗岩构成。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1.3米。据《普陀山志》载,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日僧慧锷自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山为大风所阻,居民张氏舍宅为院于双峰山下,号“不肯去观音院”。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将普陀山佛教各宗统一归于禅宗。嘉定七年(1214年),又规定该山以供奉观音为主。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历朝相继兴建寺院,曾一度有寺院、庵堂和茅篷228个,僧尼4100多人。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中国清代建筑群的典型。岛上有千步沙、潮音洞、梵音洞、南天门、西天门等风景点20余处,幽洞奇岩,海景变幻。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里公园中心。西麓元风洞,又叫玄风洞、芫荽岩,洞内凉风习习,炎日消暑。洞北为普陀门,右侧护碑亭中有唐书法家颜真卿所书“逍遥楼”碑,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和明包裕的《重修广西省城碑记》等珍贵碑刻。山有普陀石林、观音洞、普陀岩、玄武洞、摘星亭等胜景。

普陀山千步沙·百步沙


猜你喜欢

  • 云安县

    北周武帝时改朐䏰县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唐属夔州。《新唐书·成汭传》:乾宁三年(896),攻下夔州,“率(许)存泝江略云安,(王)建将皆奔”。即此。北宋为云安军治。元

  • 枫香驿

    又名枫香店。明置,即今安徽宿松县东北柳溪乡驻地枫香驿。《方舆纪要》 卷26宿松县:枫香店“在县北四十里。亦曰枫香坂,向有枫香驿。明崇祯十年,流寇犯境,官军御贼于此,败绩”。集镇名。在安徽省宿松县东北部

  • 叉力失

    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阿剌木又西百里为叉力失城。叉力失西百里为哈喇哈失铁城。”

  • 第一桥

    即镇远桥。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白塔山下黄河上。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改建为铁桥。宣统《甘肃新通志》 卷9皋兰县: 镇远桥,“ 《国朝齐世武天下第一桥记》: 皋兰有桥绵亘黄河上游,其称为天下第一桥

  • 临滩堡

    北宋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北。金属积石州。元废。

  • 高罗土司

    清初改高罗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雍正十三年 (1735)废。

  • 绿绕亭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 (岩前镇)) 西三十八里西溪南村。为过街亭。始建于元天顺元年(1328)。明景泰七年 (1456) 重建。亭梁枋上刻有题铭: “景泰七年岁次丙子十一月十八日甲申吉辰重建绿绕亭,以

  • 东岐州

    北魏侨置,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清一统志·南阳府二》:岐州城“有二,俱在南召县(今县东七十里云阳镇)西六十里。名东、西岐州城。后魏置东、西二岐州于此”。后废。

  • 河城

    即今河北献县东十六里河城街乡。清乾隆《献县志》 卷3市集: 有河城。

  • 洪边州

    元至元中置,属八甸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北八里。明废。元至元年间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北。属八番罗甸宣慰司。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