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曹州

曹州

北周改西兖州置,治所在左城县 (隋改济阴县,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六十里)。隋大业初改济阴郡。唐武德初复为曹州。天宝元年 (742) 又改为济阴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曹州。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成武、东明和河南民权等县地。北宋崇宁初升为兴仁府。金天会八年 (1130) 复为曹州,大定八年 (1168) 移治古乘氏县 (今山东菏泽市)。明洪武元年 (1368) 移治安陵镇 (今菏泽市西南)。洪武二年 (1369) 又徙治盘石镇 (今山东曹县)。四年(1371) 降为曹县。正统十一年 (1446) 于今山东菏泽市复置曹州,属兖州府。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为曹州府。


北周武帝以西兖州改置,治左城县(隋改济阴县,今曹县西北)。取古曹国为名。隋大业初改为济阴郡。唐武德初复为曹州。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菏泽、曹县、成武、东明及河南省兰考、民权等地。北宋崇宁初升为兴仁府。金天会八年(1130年)复为曹州。大定八年(1168年)移治乘氏县(后改济阴,即今菏泽)。明洪武元年(1368年),移治安陵城(今曹县西北),二年移治盘石镇(今曹县)。四年降为曹县。正统十年(1445年)又在乘氏县复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曹州府。唐末在此爆发黄巢起义。


猜你喜欢

  • 东王集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东王乡。民国《全椒县志》卷1:东王集街“距城四十五里,街长不及半里,俱市肆”。

  • 伏龙观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离堆公园内。《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伏龙观“在离堆上。按李注水记载:蜀守父子擒健龙。囚于离堆之趾,谓之伏龙潭,后立观于其上”。南宋范成大曾游都江堰,在《离堆行》诗序中云:“沿江有

  • 夜邑

    又称掖邑。战国时齐地。即今山东莱州市。《战国策·齐六》: 齐王 “益封安平君以夜邑千户”。又,鲁仲子对田单曰: “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菑上之虞。” 汉刘向 《说苑·指武》 作 “掖邑”。古邑名。

  • 北新成县

    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南二十里。《寰宇记》卷68引《十三州志》云:“河间有新城,故此加北字。”东汉改为北新城县。北魏改名新城县。北齐复名北新成县,寻废。

  • 王大人屯

    明置,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北王大人屯。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5承德县:浑河“又南绕盛京城南,至辽阳州西北王大人屯,太子河自东来会”。

  • 威虎岭

    亦作����岭。 在今吉林蛟河市东南、 敦化市西北界上,为张广才岭支脉。清光绪 《吉林通志》图: 东南有��7

  • 西城戍

    东晋太元中置,属武阳县。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旧唐书·地理志》:“晋置西城戍,以为井防。后魏平蜀,改为普宁县。”南朝梁于此置怀仁县。

  • 神山县

    ①唐武德四年 (621) 改浮山县置,属晋州。治所在今山西浮山县西南十里古县村。《元和志》卷12神山县: “因羊角山神人见,又改为神山县。”五代唐移今治。北宋改属平阳府。金大定七年(1167) 改为浮

  • 金龟头

    即今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半岛西南端之金龙头。连横 《台湾通史 · 开辟纪》: 明天启二年(1622),荷兰船舰至澎湖,“复于风柜尾、金鱼头,嵵里白沙、渔翁诸岛,各造炮台,以防守海道”。即此。

  • 大五女镇

    即今河北安国市西南二十二里大五女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祁州图:西南有大五女。在河北省安国市西部。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大五女,人口2180。市西部集贸中心。传东汉刘秀曾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