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源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挹江门内归云堂路东侧睦寡妇山上。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座太平天国重要人物墓葬。曾水源是广西武宣人,曾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授天官右丞相,次年升天官正丞相,后以太平天国内部矛盾而被杨秀清杀害。现存太平天国于1859年重修墓地时所立墓碑,高94厘米,宽50厘米,碑上阴刻 “天朝元勋曾水源之墓”。
在今江苏南京市挹江门内归云堂路东侧睦寡妇山上。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座太平天国重要人物墓葬。曾水源是广西武宣人,曾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授天官右丞相,次年升天官正丞相,后以太平天国内部矛盾而被杨秀清杀害。现存太平天国于1859年重修墓地时所立墓碑,高94厘米,宽50厘米,碑上阴刻 “天朝元勋曾水源之墓”。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密州。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四年 (621) 废入密县。
①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芦河。《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 清江水 “在金溪县南三十里。其水清冽,宜沤楮,故士人造纸以清江著名”。《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清江水 “源出泸溪县界,凡数小港,合流出明山港口,
一名牖里。在今河南汤阴县北九里。《史记·殷本纪》: “纣囚西伯羑里。” 《汉书· 地理志》 河内郡荡阴县: “有羑里城,西伯所拘也。”《水经·荡水注》: 羑水 “又东流径羑城北,故羑里也”。古邑名。又
西晋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宣光南。南齐后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越南宣光省宣光南。属新兴郡。南朝齐以后废。
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北。《资治通鉴》:唐开元二年(714),吐蕃将岔达延等寇渭源,“将吐蕃兵十万屯大来谷。……“(薛)讷时在武街,去大来谷二十里,虏军塞其中间,(王)晙复夜出袭之,虏大溃,始得与讷军合,追
在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西南二里,长松山麓。明崇祯六年(1633)昆阳州尝迁治于此。南明永历四年(1650)州治迁回昆阳镇。
又作暨。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春秋》: 庄公九年 (前685),“公及齐大夫盟于蔇”。杜注: “蔇,鲁地。琅邪缯县北有蔇亭。” 《公羊传》作 “暨”。古邑名。又作暨。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苍
一作察木多。即今西藏昌都县。清乾隆《西藏志·疆圉》 称: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1960年与拉多宗合并设昌都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昌都镇。1960年与
南朝宋置,属交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南齐治所在昌国县(今河内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内市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宋置宋平县,后升为郡,南齐治昌国县(今越南河内市)。属交州。隋平陈废。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广通镇西一里。《方舆纪要》卷116楚雄府广通县:立龙河“源出马鞍山下,流经城西,又北会于大河。大河在县北三十里,自府境流入,汇县境群流而西北出,流入定远县境入龙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