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氏壁

杨氏壁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北齐书·薛修义传》:“武帝之入关也,高祖奉迎临潼关,以修义为关右行台,自龙门济河。西魏北华州刺史薛崇礼屯杨氏壁,修义以书招之,崇礼率万余人降。”西魏尝于此置南汾州。


在今陕西省韩城市东北、龙门西岸。《资治通鉴》:梁中大通六年(534年),魏将薛端败东魏行台薛修义于杨氏壁。西魏侨置南汾州。


猜你喜欢

  • 科素拉甫

    即今新疆阿克陶县东南库斯拉甫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蒲犁: 科素拉堡 (庄) 在 “城南四百四十里”。

  • 兴安陵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二十四里。为南齐明帝陵。《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明帝鸾兴安陵,在县口东北二十四里。”

  • 峡头山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清一统志·平乐府一》: 峡头山 “在富川县南二十里。富川经此”。

  • 西曲阳县

    东汉改曲阳县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三国魏属淮南郡。东晋废。古县名。东汉改曲阳侯国置,治今安徽省寿县东北。因下邳郡有曲阳,故名西曲阳。属九江郡。东晋废。

  • 归德县

    ①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即今甘肃环县北一百里归德堡(一说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东汉废。西魏大统元年(535)复置,为恒州治。隋大业元年(605)改名洛源县。②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诺州。治所在

  • 冠州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升冠氏县置,属中书省。治所即今山东冠县。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冠县。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升冠氏县置,治今山东省冠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冠县。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三

  • 金峒安抚司

    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施南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五十六里金洞司。清初改为金峒土司。元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长官司。永乐五年(1407年)复改安抚司。治今湖北省咸丰县西北。属施南

  • 义宁郡

    ①北魏建义元年(528)置,属晋州。治所在沁源县(今山西沁源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沁源、安泽、古县等县地。隋开皇初废,义宁元年(617)复置。唐武德元年(618)改为沁州。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冈州置

  • 武当山

    ①即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为道教名山胜地。《水经·沔水注》: “武当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和山, 山形特秀, 异于众岳, 峰首状博山香炉,亭亭远出,药食延年者萃焉。晋咸和中,历阳谢允舍

  • 九龙殿

    三国魏洛阳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载:青龙三年(235),“秋七月,洛阳崇华殿灾。八月……命有司复崇华,改名九龙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