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国
汉西域国名。都城在扜泥城 (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西汉元凤四年 (前77) 改名鄯善国。
古西域国名。汉初,王治扞泥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东北;一说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元凤四年(前77年)改国名为鄯善。
汉西域国名。都城在扜泥城 (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西汉元凤四年 (前77) 改名鄯善国。
古西域国名。汉初,王治扞泥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东北;一说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元凤四年(前77年)改国名为鄯善。
唐为忽汗河。金为活罗海川。元为胡里改江。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松花江支流牡丹江。明《寰宇通志》 卷116: 忽儿海河 “在开原城东北千里。源出潭州城东诸山,北流入松花江”。清作瑚尔喀河。
北魏太和四年(480)置, 为修成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南。隋仁寿初改为修成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四年(480年)置,治今甘肃省成县东南。为修成郡治。北周属广业郡。隋仁寿初改修成县。
在今安徽青阳县西二十里九华河上游。《元丰九域志》卷6青阳县有五溪。《清一统志·池州府一》:五溪河“在青阳县西二十里。其源有五,皆出九华山。一曰漂溪,出饮猿潭;一曰澜溪,出莲花峰下;一曰双溪, 出上下华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龙门港西南约五里。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香炉屿 “屿有三层,形如香炉,故俗为香炉屿”。
即济水。亦作沇水、泲水。《续汉书·郡国志》 河东郡垣县: “有王屋山,兖水出。” 兖亦作沇。《尚书·禹贡》: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 又兖州,《史记·夏本纪》 作沇州。古水名。即沇水、济水。《
即今下关。在云南大理市区西洱河北岸的旧城。《方舆纪要》卷117大理府:“府南三十里为龙尾关,亦曰下关。城有三门,皆控点苍、洱海之险,为拒守要地。”《清一统志·大理府》:龙尾关“当洱之尾,一名河尾关”。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交趾县 (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六年 (623) 改为南慈州。②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汾州置,治所在吉昌县 (今山西吉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吉县、乡宁等县地。天宝元
在今广西合浦县旧城西。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 卷15: “予尝至合浦,止于城西卖鱼桥,故珠市也。”
即今江西乐安县西南四十里水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抚州府乐安县:西南有“水南墟”。
①唐方镇名。中和二年 (882) 置,治所在延州 (今陕西延安市东)。光化元年 (898) 改名宁塞军。②北宋建隆元年 (960) 置,治所在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太平兴国六年 (981) 改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