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榆林窟

榆林窟

又名万佛峡。在今甘肃安西县南一百五十里踏实乡境内榆林河谷两岸。始建于北魏,其后历代都有兴建。现存石窟四十一个,东岸三十个,西岸十一个。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万佛峡。在甘肃省安西县城南约70千米祁连山中、榆林河东西两岸峭壁上。开创年代无文字可考,但从中心柱形制的洞窟和第25洞前室天王壁上的“光化三年”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现存41窟:东崖30窟,西崖11窟。保存壁画共计千余平方米,彩塑百余身。窟前建筑毁于兵火或自然坍塌,留有柱础、柱洞痕迹。壁画包括佛、菩萨像和佛教故事;花卉禽兽、装饰图案、供养人、士庶人物,数量繁多。第25洞的大幅西方净土、弥勒净土图画,结构严密,色彩鲜丽,线条潇洒流畅,具有吴道子一派风格,为唐代壁画中罕见的精品。西夏洞窟中唐僧取经的故事中,孙悟空已成为猴像在绘画中出现,可能是最早的艺术形象,比《西游记》还早300多年。此处壁画从形制、内容、风格和题记来看,都与莫高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 林 窟


猜你喜欢

  • 伊吾卢

    简称伊吾。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四堡。为匈奴呼衍王庭。《后汉书·西域传》:“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其北又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汉常与匈奴争车师、伊吾,以制西域。”简称伊吾。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 大槲树

    即今山西陵川县西南大槲树。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陵高县治此。

  • 可失哈里

    又作可失哈尔、可失哈耳、可失哈儿、合失合儿、合失哈儿、哈什哈尔、哈什哈儿、喀什噶尔、乞思合儿、乞失哈里。今新疆喀什市。《元史·耶律希亮传》:中统四年(1263),耶律希亮“至可失哈里城”。即此。见“疏

  • 庙街

    一作庙尔。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北岸之尼古拉耶夫斯克。唐代为黑水都督府辖地。元代为征东元帅府属地。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南岸出海口附近

  • 楚亭

    在今广东广州市。清阮元 《广东通志》 卷216“番禺故城” 引唐马总 《通历》: “周夷王八年,楚子熊渠伐扬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亭。” 清代在越秀山中山纪念碑旁建 “古之楚亭” 牌坊,以资纪念。

  • 朔方

    唐方镇名。又称灵盐、灵武、灵州。唐开元九年 (721) 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灵州 (今宁夏吴忠市北)。《旧唐书· 地理志》: “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

  • 辽县

    1912年改辽州置,属山西冀宁道。治所即今山西左权县。1930年直属山西省。1942年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于此的左权将军,改名左权县。旧县名。1912年由辽州直隶州改置,治今山西省左权县城关镇。194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属乌梁海三佐领

    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乌鲁克穆河北岸。

  • 大伾山

    一作九曲山。 “伾”或作“岯”、 “邳”。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尚书·禹贡》:“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孔传:“山再成曰伾。”《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成皋大伾山下,……济沇之水与荧播

  • 其章郡

    ①北魏景明中置,属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废。②北魏正始中置,寄治梁州 (今陕西汉中市)。北周天和五年 (570) 治所在符阳县 (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涪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地。隋开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