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乐宫

永乐宫

①北魏离宫。在平城北苑中,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元年(477)九月,“起永乐游观殿于北苑,穿神渊池”。后来永乐游观殿围筑墙垣,成为永乐宫,神渊池即永乐宫池。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移御永乐宫”。

②原在今山西芮城县西永乐镇,通称永乐宫。相传为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故里,唐代建为吕公祠。蒙古中统三年(1262)重建,改号纯阳宫。宫内主体建筑有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各殿精美的元代壁画,为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旧址因在三门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1959年开始迁于芮城北古魏城遗址。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在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千米龙泉村东侧。原在芮城西向20千米的永乐镇上。据道藏中有关典籍和宫内碑文记载,为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诞生地。吕氏死后,乡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金末增修门庑,扩充为道观。蒙古太宗三年(1231年)毁于火,其时新道教全真派首领丘处机等人,受朝廷宠信,祖师吕洞宾倍受尊崇,次年敕令升观为宫,封真人号曰“天尊”,并派河东南北两路道教提点潘德冲主持,营建此宫,历时15年。至中统三年(1262年)建成主体建筑,至正十八年(1358年)纯阳殿壁画竣工,前后110多年,几乎与元朝共始终。明、清两代,曾作小规模维修和补绘,较完整地保存了元代艺术宝藏。宫内主体建筑即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垂直排列于中轴线上,其中宫门为清代建筑,余皆元建。三清殿最大,位置在前,与一般寺庙主殿在后截然不同,而与皇宫设置近似。各殿精美的元代壁画(包括栱眼壁画),总面积达 1000 平方米,题材丰富,笔法高超,为绘画史上的杰作。因永乐宫旧址在三门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1959年开始将全部建筑和壁画迁移至新址复原保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宫三清殿


猜你喜欢

  • 石桥

    ①一名沙河石桥。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契丹》:“(兀欲)与其祖母述律(太祖皇后)相距于石桥。述律所将兵多亡归兀欲。兀欲乃幽述律于祖州。祖州,阿保机墓所也。”《方舆纪要》卷18大

  • 河底镇

    即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河底乡。民国 《洛宁县志》 卷1: “河底镇,在城东北六十里。”(1)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北部。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河底,人口 4000。 因处古金水湖底部,故名

  • 江乡馆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七里蟆颐山上。旧名共饮亭。南宋嘉定间,眉州知州魏了翁扩建,改名江乡馆,有江乡馆记。《宋史·魏了翁传》:“复蟆颐堰,筑江乡馆,利民之事,知无不为。”

  • 观察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之银屿。1935年公布名称为观察滩。1947年改名森屏滩。

  • 斗焰关

    一名陡阳关。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陡山北。《方舆纪要》卷29和州:“斗焰关在州西北四十里。其地有斗焰山,亦名陡阳山。巍然峻绝,一径中开。明初取和阳,遣张天祐等将奇兵出陡阳关,进薄小西门,遂克之,即此

  • 南水军

    南宋嘉定元年 (1208) 改天水县置,治所在天水县 (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九年 (1216) 与县同移治今天水市西南天水镇。元初废。

  • 韶关市

    1949年析曲江县城区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韶关市。在广东省北部、北江中下游,邻接湖南、江西两省。面积1.85万平方千米(市辖区346平方千米)。人口314.8万(市辖区53.4万),其中瑶族2.

  • 清远楼

    在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城内正中。《清一统志·宣化府》 载: 清远楼 “在宣化县治东。明成化中都御史秦纮建。上置钟以司昏晓”。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 (1482)。楼三层,高17米,建于高7.5米的砖砌墩台

  • 泰陵

    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南,接武功县界。②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泰陵在东北二十里金粟山。”③为明孝宗朱祐樘之陵。在今北京市昌平

  • 金瓮 (甕) 山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三十三里。唐顺宗丰陵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