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汊涧镇

汊涧镇

即今安徽天长县西汊涧镇。清嘉庆《天长县志》卷2:汊涧镇在“(城)西四十五里”。


在安徽省天长市西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汊涧,人口 6840。因河汊较多得名。1949年置汊涧镇,1958年改为汊涧公社,1978年复置镇。1992年于洼乡并入。主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橡胶、化工、纺织、皮毛加工、轧花等厂。为市境西南部粮、油及农副产品集散地,皖苏间南北交通枢纽。有公路通205国道,天滁公路经此。古迹有南阳桥、汉石桥、碑亭桥等。南阳街有刘少奇、罗炳辉住地旧址。


猜你喜欢

  • 韶关市

    1949年析曲江县城区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韶关市。在广东省北部、北江中下游,邻接湖南、江西两省。面积1.85万平方千米(市辖区346平方千米)。人口314.8万(市辖区53.4万),其中瑶族2.

  • 水西山

    在今安徽泾县西。《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水西山“在泾县西五里,林壑深邃。唐宣宗诗云‘报道风光在水西’,谓此也”。在安徽省泾县城西。因在青弋江以西得名。海拔313米。有始建于南齐的宝胜寺(黄蘖寺);建

  • 小河村

    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南小河乡小河村。1947年7月,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在此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和部署了全国战略进攻问题,制定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方针,即实行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 荣溪

    亦名荣川水。即今四川荣县、自贡、富顺等市县境之荣县河 (釜溪河)。《方舆纪要》 卷70富顺县: 荣溪 “在县西二十里。发源成都府仁寿县,过嘉定州荣县,合金川,入于蜀江”。

  • 李家街

    即今四川安岳县南李家镇。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李家街“在治南一百二十里”。

  • 义和县

    即和义县。在今四川威远县东北。一说在自贡市东北何家场。《方舆纪要》卷72威远县:义和废县“在县东南百里”。义和为和义之讹。

  • 洞扫堡

    明成化四年 (1468) 置,属泸州卫。在今四川兴文县南。《方舆纪要》 卷72泸州卫: 洞扫堡在“卫南三十里。本蛮砦。成化四年,官军攻都掌蛮,破其洞扫、海纳、龙背、豹尾等砦。事平,改为堡”。后废。在今

  • 文溪寨

    亦名文村堡。宋置,在今湖南会同县西南。

  • 大隆洞溪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基隆河。《清史稿·地理志》 台北府:“大隆洞溪出基隆厅东鸡笼山,合一水西流注之。又西北,分流复合,经沪尾港入于海。”

  • 路承堡

    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南。《晋书·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六年 (391),苻登 “复攻安定,为(姚) 苌所败,据路承堡”。《资治通鉴》 胡注: “路承,人姓名,筑堡自守,时因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