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置,属赣县。即今江西赣州市东水东乡七里镇。
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南。东汉省。《水经·淇水注》: “清河又东北径复阳县故城西。汉高祖七年,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乐岁。《地理风俗记》 曰: 乐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故县
在今河北河间、任丘二市东。《新唐书·地理志》 河间县:“西北百里有长丰渠,(贞观)二十一年刺史朱潭开。又西南五里有长丰渠,开元二十五年,刺史卢晖自束城、平舒引滹沱东入淇通漕,溉田四五百顷。”
又名扎西奇寺。在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二里处,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 (1709),“拉卜楞”是藏语 “拉章” 的转音。“拉章” 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寺院占地一
明置,为梧州府六关之一。在今广西梧州市东二里大云山上。《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苍梧县:“大云关在府东二里……成化六年督臣韩雍筑, 以控扼冲要。”
唐武德五年(622)置, 治所在馆陶县(今河北馆陶县)。辖境相当今河北馆陶、临西,山东冠县、临清、堂邑等县市地。贞观元年(627)废。
即今贵州榕江县西北平江乡。《清一统志·黎平府》 “朗洞铺”条下:又有“平江铺”等皆戍守处。“平江”系侗语音译,意为江水冲积的平地。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 “七盘岭” 条下: 柘溪洞 “山势连空,悬崖壁立,石穴深邃,池水澄滢”。
亦作木崝关。在今宁夏海原县北。《资治通鉴》:唐大中三年(849),“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来降”。胡三省注曰:“原州界有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靖、木峡、六盘七关。”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义门县(今陕西延川县西)。四年 (621) 废。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太和县 (今江西泰和县西六里)。八年 (625) 废。③唐贞观四年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