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山
今内蒙古狼山与阴山之合称。《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十四年 (隋开皇二年,582),“隋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
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狼山和阴山的合称。东西走向。山势北坡平缓,南坡陡峭。隋开皇二年(582年)李充大败突厥于此地。《北史·隋本纪》:“庚寅,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即此。
今内蒙古狼山与阴山之合称。《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十四年 (隋开皇二年,582),“隋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
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狼山和阴山的合称。东西走向。山势北坡平缓,南坡陡峭。隋开皇二年(582年)李充大败突厥于此地。《北史·隋本纪》:“庚寅,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即此。
即今浙江宁波市东梅山岛与穿山半岛间之梅山港。《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庐江河” 条下: “又梅山港, 在霩所西十里, 亦自崎头海洋西北流,经大嵩所,通于海。港口有梅
古时东海之名,所指因时而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相当于今之黄海。《礼记·王制》:“自东河至于东海。”注:“徐州域。”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战国策·楚策》:“楚国僻陋,托东海之上。”秦汉以后,始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舆地纪胜》卷145简州:平泉井“在平泉县。市民日汲于此者五百家,不随所汲多寡为之增损,县因得名”。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冠县东南。武帝封卫青子登为侯邑。后为县。三国魏属阳平郡。北齐废。②南朝宋置,属东安郡。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二十里古城庄。南齐废。
即今吉林农安县西伏龙泉镇。道通长岭县。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农安县西“一百一十里伏龙泉屯”。
西魏恭帝二年 (555) 改义阳郡置,为白马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九十四里。《寰宇记》 卷86奉国县: “因此地附于魏,故以奉国为名。”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初属隆州,七年 (624) 属西平州。贞
即今河北大城县南四十里里坦镇。《清一统志·顺天府四》:李坛镇“有堡有集”。
北宋时藏族地方政权辖地。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藏族吐蕃王朝(约629—842)极盛时号称大蕃,吐蕃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的一支领有其地,因称小蕃。公元10世纪时曾与辽王朝通
在唐长安城太极宫内,今陕西西安城北部。隋初建。唐初为秦王李世民所居。
即今广东三水市南白坭镇。雍正《广东通志》卷18:三水县有白泥墟。清有外委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