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沽源县

沽源县

1915年改独石县置,属直隶兴和道。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1925年迁治今沽源县南小河子。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8年移治平定堡(今沽源县),1952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西北部,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张家口市。面积 3388 平方千米。人口22.5万。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平定堡镇。古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地。元为云州独石堡,明宣德五年(1430年)移开平卫于此。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独石口直隶厅,1913年改独石县,驻今独石口。1915年以地处沽河源头改今名,属察哈尔特别区。《察哈尔蒙旗县概况》:“以沽河(白河)源出城北,绕城东西而南流,故易名沽源。”1925年县治迁驻小河子,1928年改属察哈尔省。1948年与宝昌县合并设宝源县。1950年复设沽源县,县人民政府迁今址。1952年划归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58年并入张北县。1961年复设沽源县,属张家口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张家口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地势南高北低。有闪电河、葫芦河、白河及内陆湖。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莜麦、马铃薯、亚麻。多林地、草场,牧养马、牛、羊。特产口蘑、蕨菜。有皮革、皮毛、建材、印刷等工业。张沽、集丰公路经县境。古迹有辽代梳妆楼。


猜你喜欢

  • 麻谷镇

    金置,属繁畤县。故址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里。

  • 石耳峰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清一统志·九江府一》:石耳峰“在德化县西南三十里庐山圆通寺东南。双峰并耸,形如两耳”。

  • 掫城

    即蕞城。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续汉书·郡国志》: 新丰县有 “掫城”。又 《后汉书· 刘玄传》: 更始三年 (25) 赤眉起义,更始使 “李松军掫,以拒之”。即此。

  • 利水

    ①即今广东仁化、曲江二县境之锦江。《水经·溱水注》:“东江又西,与利水合。出(曲江)县之韶石北山,……南注东江。”②即通利江。今广西大新县西南之桃城江。《清一统志·太平府》:通利江,“《旧志》:一名大

  • 明皇陵

    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十二里皇陵农场。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朱世珍、母陈氏的陵墓。《方舆纪要》卷21凤阳县: 皇陵 “在府西南十二里。内为皇城,周七十余步。中为砖城,周六里八十一步。外为土城,周二十八里。明皇陵

  • 莲花城

    ①清置汛,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莲花乡。《清一统志·秦州二》: 莲花城汛 “在秦安县境。有千总驻此”。②在今甘肃临夏县北。1929年于此置永靖县。③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大夏河注入黄河处东岸。1929年

  • 宝子塔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方舆纪要》 卷69云阳县: 大江 “又有宝子塔在治东大江中。古人凿石为塔,以为行舟之则。谚云: 水浸宝塔足,下舟休要错”。民国 《云阳县志》 卷5: 江水 “又东五里为宝子塔滩,北

  • 茅村镇

    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北二十五里茅村乡。民国 《铜山县志》 附图: 县东北有茅村镇。在江苏省铜山县中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茅村,人口3.6万。1953年属徐州市郊区,1957年属环

  • 甘淘河

    冶河上游。在今河北井陉县南。《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甘淘河在“县(今城关镇)东南十五里。其地有柏山岩,河流绕其下,一名冶河,其上源出山西平定州之绵山,即泽发水也,流经县境,合于绵蔓河”。

  • 陈山寨

    在今福建沙县西南。《明通鉴》:正统十三年(1448),“(邓)茂七据此, 自称铲平王,设官厅,攻陷县”。在今福建省沙县西南。《明通鉴》卷二四,正统十三年(1448年)邓茂七据此,自称“铲平山”,设官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