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山
又名隐玉山。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十五里浮山。旧以产茶著名。《方舆纪要》 卷27繁昌县:“县东有浮邱山,有二峰及浮邱洞,又有龙池诸胜。一名隐玉山。相传浮邱翁隐于此。”
又名隐玉山。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十五里浮山。旧以产茶著名。《方舆纪要》 卷27繁昌县:“县东有浮邱山,有二峰及浮邱洞,又有龙池诸胜。一名隐玉山。相传浮邱翁隐于此。”
①在今山西河津市北。《魏书·匈奴刘聪传》:东晋大兴元年(318),“靳准之诛粲也,(刘)曜来赴之,次于赤壁”。即此。②在今山西古县西。《方舆纪要》卷41岳阳县:“赤壁在县西一里。亦曰赤壁城,赤壁水经其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琼山县:“又有那拖巡检司,治那拖市。”
即今广西苍梧县西浔江(西江)北岸人和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苍梧县图:西有人和墟。
西汉绥和二年 (前7) 封孔光为博山侯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淅水会合口东南十里丹江水库内。东汉明帝时改为顺阳县。西汉哀帝改顺阳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汉书·孔光传》:绥和中,成帝
明置,属宁夏后卫。在今宁夏盐池县西。《方舆纪要》卷62:井儿堡“嘉靖初,套寇由此撤墙入犯固原、平凉、泾州诸境,杀伤甚众”。
即清溪关。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八十里西山乡境。明置巡司于此。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北胡。东汉改为安城侯国。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五里。《元丰九域志》 卷5: 睦州 “监一,神泉,州 (治今梅城镇)东五里”。《宋史·地理志》 建德府神泉监: “熙宁七年置,铸铜钱,寻罢,庆元三年复。”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
在今江西宁都县南五十里。三国吴于此置阳都县。
即今广西桂平县南大洋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桂平县图:南有大洋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