浰头水
即今广东和平县西北之和平河。《方舆纪要》 卷103和平县: 浰头水在 “县北九十五里。有巡司”。
即今广东和平县西北之和平河。《方舆纪要》 卷103和平县: 浰头水在 “县北九十五里。有巡司”。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置,属神电卫。在今广东阳春市。后废。
①又称高良河、高梁水、皂河。源出今北京城西北紫竹院公园,东流经西直门外高梁桥,至德胜门水关转而东南,沿什刹海,折而东南斜穿今北京内、外城,过天坛、龙潭湖,由东南十里河村注入古㶟水 (今永
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四十四里古城村。《水经·沙水注》:“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东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西晋初废,后复置。东魏属许昌郡。北齐移治今扶沟县。隋属颍
即今西藏班戈县北之扎加藏布。《清一统志·西藏》:牙尔佳藏布河“在喇萨北七百余里。源出巴萨通拉木山,西流入喀齐国,为卫地之北界”。
即今四川筠连县西南孔雀场。明于此置土巡司。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5筠连县:“县西南孔雀溪,有孔雀溪巡检司,土舍主之。”
在今广西南丹县南。《方舆纪要》 卷109南丹州: 罗侯关,“ 《图经》 云: 在州西”。《清一统志·庆远府》: 罗侯关 “在南丹土州南二十五里,与那地州接界”。
即今山东长岛县东北、大竹岛西北十里小竹岛。《清一统志·登州府》:竹岛“在蓬莱县东北。小竹岛在长山岛东,大竹岛在小竹岛东”。
即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白浮村。《元史·文宗纪》:天历元年(1328),“燕铁木儿与上都军大战白浮之野”,败之,即此。村名。在北京市昌平区南部、京密引水渠南岸。属马池口镇。人口 2220。唐已成村。因村北
又名熊耳峡、湖壤峡、嘉定峡。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关庙乡以北。系岷江切割龙泉山南端而成,上峡曰犁头,中曰背峨,下曰平羌。曲折十五里,景色壮丽。唐杜甫 《寄岑嘉州》 诗云: “外江三峡且相近,斗酒新诗终自疎。
①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霸州:台山“在州东三十里。旧为九河所经,台基有三,如鼎峙”。后因河水所冲, 皆成平陆。②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台山列岛。《明史·地理志》 福宁州:“东南滨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