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涡阳县

涡阳县

①北魏置,为谯州南谯郡治。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后移今蒙城县。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为肥水县。

②清同治三年 (1864) 置,属颍州府。治雉河集(即今安徽涡阳县)。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清咸丰间捻军领袖张乐行为本县人,有捻军起义旧址、张乐行故居。


(涡guō) 在安徽省西北部。属亳州市。面积2090平方千米,人口138.7万。辖24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魏置涡阳县,治今蒙城县,属南谯郡。后废。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复置。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肥水县,大业初改山桑县。故址即今蒙城县治。清同治三年(1864年)为镇压捻军起义,割四州县部分地,以捻军首义地雉河集为县治,取蒙城县北魏旧名置涡阳县,属颍州府。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阜阳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71年属阜阳地区,1996年属阜阳市。2000年属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北部、黄泛区南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26.5~33.5米,有零星湖洼地和残点,龙山最高,海拔105米。涡河斜贯中部,有漳河、武家河、界洪河、五道沟、白膏沟等。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主要树种有泡桐、椿、桑楝、刺槐、柳、杨等。农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花生、烟叶、芝麻等。药材有生地、丹皮、白芍、半夏、枸杞等。特产苔干菜,素称“中国苔干之乡”。有优质煤炭和大理石矿。工业有农机、化肥、纺织、肉类加工、面粉、皮革、橡胶、水泥、汽车配件等。所产高炉家酒及双轮系列在全国白酒行业名列前茅。徐阜铁路纵贯县境。有202、307省道及涡宿、涡永、涡利等公路。涡河常年通航。古迹有嵇康墓、范蠡冢等。纪念地有捻军起义旧址、张乐行故居、新四军第四师师部旧址、涡阳革命烈士陵园、辉山革命烈士陵园、龙山烈士墓、丹城烈士墓。


猜你喜欢

  • 大力山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大历山。《舆地纪胜》卷101德庆州:大力山“在端溪县西”。《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西宁县:大力山“高六百丈,周回二百里。上多产竹木赤籐、南漆,山势雄伟,为西境之望。《旧志》:山在德

  • 洟笼城

    元泸州治。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 (西河)。《元史· 地理志》 沪州: “至段氏时,于热水甸立城, 名洟笼, 隶建昌。 宪宗时, 建内附,复叛,至元九年平之。十五年改洟笼为泸州。”

  • 洼 (窪) 儿里

    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三十里洼里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滦州图: 西南有窪儿里。

  • 泸溪镇

    北宋置,属南充县。即今四川南充市北芦溪镇。

  • 洋林寨

    在今福建诏安县东南洋林。清有把总驻此。

  • 白石沟镇

    在今四川彭州市东北六十里红岩乡白石沟外魏家坝。明于此置巡司。清裁。

  • 外岔沟镇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岔沟河西岸外岔沟村。民国《辑安县志》卷1:“外岔沟门在城西一百一十里。前临鸭绿江,交通便利,杂货商三十余户。商业为全境之冠。”

  • 大矶山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七里。《清一统志·南康府一》:大矶山“悬崖百仞,长三里许。一名望仙山。顶有平石,可以眺远。山之瞭望台,旧为备湖巡兵屯聚处”。又称望仙山。在江西省都昌县西。海拔200米。顶有平石,可以眺

  • 石秋县

    南齐置,属安昌郡。治所在今广西壮合浦县北境。梁、陈时废。古县名。南朝齐置。其地无考,一说约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境。属安昌郡。南朝梁、陈时废。

  • 三石镇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九十里三石浦。《方舆纪要》卷92台州府:三石镇“在府东。嘉靖中,倭掠临海之三石镇”。即此。(1)古镇名。在今浙江省临海市东南川南乡三石浦附近。明嘉靖中,倭寇掠临海县三石镇,即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