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淄川县

淄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贝丘县置,为淄州治。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明洪武九年(1376) 省入淄川州,十二年 (1379) 废州为县,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5年属淄青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5年撤销淄川县,并入淄博市。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贝丘县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南淄川区。为淄州治。大业初属齐郡。唐至金为淄州治。蒙古中统五年(1264年)为淄州路治,元至元二年(1265年)为淄莱路治,至元二十四年为般阳路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为淄川州治,十二年废州为县,改属济南府。清因袭不改。1953年撤销,并入淄博工矿区(地级)。


猜你喜欢

  • 南襄郡

    南齐置,治所即今湖北南漳县。西魏改置南襄阳郡。南朝齐置,治新安县(今湖北省南漳县境),属雍州。辖境约今湖北省南漳县一带。西魏改置南襄阳郡。

  • 其章郡

    ①北魏景明中置,属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废。②北魏正始中置,寄治梁州 (今陕西汉中市)。北周天和五年 (570) 治所在符阳县 (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涪阳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地。隋开皇

  • 阳山江

    即今四川岷江支流大渡河。《新唐书·李德裕传》:“道阳山江而达大度,乃分饷诸戍。”

  • 银帐山

    亦名银殿山。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四十二里银锭山。《新唐书·地理志》 恭城县:“有钟乳穴十二,在银帐山。”

  • 宅梧村

    即今广东鹤山市西南宅梧镇。清乾隆三年(1738)置双桥巡司于此。

  • 大安墟

    即今广东陆丰县北大安镇。清乾隆《陆丰县志》卷2:邑北有大安墟。

  • 二华

    指太华、少华。在今陕西华县境。东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即太华、少华二山。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 十八里铺

    ①在今河北卢龙县东。《方舆纪要》卷17卢龙县:十八里铺“建文四年,辽东兵攻永平,燕将谷祥过小河,拒却之于十八里铺”。即此。②即今陕西汉中市东铺镇。清乾隆《南郑县志》卷3:东乡有十八里铺。光绪《陕西全省

  • 古灵山

    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古灵山“在闽侯县西南七十里,瓜山之西。一名大帽山,又名蓆帽山。山腰有石室曰太乙崖,有甘泉曰安德泉,瀑布悬崖千尺。又有碧王潭,潭底沙石五色,灿若机锦。有古灵书

  • 古兜山

    俗称百峰山或北峰山。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清一统志·广州府一》:古兜山“在新会县西南八十里。最高峻,东与厓山相峙,西与新宁县百峰山相连,有峰曰汤瓶咀”。古称百峰山,当地称北峰山。在广东省台山市与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