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城
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水经·河水注》:“黄沟承聊城郭水,水泛则津注,水耗则辍流。自城东北出,径清河城南。” 《清一统志·东昌府》: 清河城 “在清平县 (今高唐县西南) 南”。
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水经·河水注》:“黄沟承聊城郭水,水泛则津注,水耗则辍流。自城东北出,径清河城南。” 《清一统志·东昌府》: 清河城 “在清平县 (今高唐县西南) 南”。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山县:长江山“众水皆导源于此,因名”。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即乌珠穆沁右翼旗。后金崇德六年(1641)置,驻地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北。以游牧地处乌珠穆沁部西部,故名。1956年恢复西乌珠穆沁旗,治王盖庙(1966年改名巴彦乌拉)。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锡林郭
在今湖北黄陂县南。《方舆纪要》卷76黄陂县“沙武口”条下:“县西南四十里又有五通口及小河口, 皆引流达江。”
一名龙潭山。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十二里。《清一统志·吉林一》:尼什哈山“周十里,高三百步。其上有城,周二里。城西一井,木一其中。旁有鲫鱼池三,石砌”。光绪《吉林通志》卷18:尼什哈山“尼什哈者,国语(满
即今广东怀集县西之绥江。《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怀集县:怀溪水“在城西南。亦名南溪水。源出齐岳山,南流而东,折合桃花水,经广东四会县界,下流入海”。
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杨家湾镇。清同治《毕节县志稿》卷2:杨家湾在“城西八十里”。
元至元二十七年 (1290) 于蒙莱甸置蒙莱路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瑞丽江南岸莫洛。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为府。后废。元置,治今缅甸北部勐卯西。属云南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
亦名曲江。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曲江乡一带。本为天然湖泊,秦时称洲,汉武帝进行扩建,以流水曲屈,改名曲江池。周六里余。司马相如《哀二世赋》曰:“临曲江之州兮,望南山之参差。
在今湖北黄州市内西北隅。北宋王禹偁(字士元)《黄冈竹楼记》:“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敻不可具状。”南宋陆游《入蜀记》:“楼下稍东,即赤壁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