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渔阳郡

渔阳郡

①战国燕置。《史记·匈奴传》: “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秦汉治渔阳县 (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上游以南,蓟运河以西,天津市海河以北,北京市怀柔、通县以东地区。《陈涉世家》: 秦二世元年 (前209),“发闾左适戍渔阳”。即此。西晋废入燕国。十六国后赵石勒时复置。北魏移治雍奴县 (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旧县)。北齐移治潞县 (今北京市通县东城子)。隋开皇初废。

②隋大业初改玄州置,治所在无终县 (大业末改为渔阳县,即今天津市蓟县)。郡在渔山之阳,故名。辖境相当今河北蓟运河以北,北京市平谷县、河北兴隆、遵化县以南,三河、蓟县以东,陡河流域以西。唐改为蓟州。天宝元年 (742) 复为渔阳郡。乾元元年 (758) 又改名蓟州。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鼙鼓动地来。” 即指此。


战国燕置,秦、汉时治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滦河上游以南,蓟运河以西,天津市海河以北,北京市怀柔、通州二区以东地区。西晋省入燕国。十六国后赵石勒复置。北魏徙治雍奴县(即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旧县)。北齐移治潞县(即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城子)。隋开皇初省。大业及唐天宝、至德间又曾先后改玄州、蓟州(隋玄州治无终县,唐蓟州治渔阳县,皆即今天津市蓟县)为渔阳郡。白居易《长恨歌》有“渔阳鼙鼓动地来”,即此。


猜你喜欢

  • 药 (藥) 师崖石刻

    在今四川大邑县西凤凰山凤凰禅院背后。《清一统志·邛州》: 凤凰山 “在大邑县西八十里。有药师岩、虎擘泉、骑鲸柏诸胜”。药师崖石刻始凿于唐开成二年 (837),其后五代、宋、元、清均曾增刻。石刻全长15

  • 嵩阳寺

    北魏太和八年 (484) 建,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洛阳伽蓝记》 卷5:“嵩高中有……嵩阳寺。” 《中岳嵩阳寺碑》: “有大德沙门生禅师,……于太和八年,岁次甲子,建造伽兰,筑立塔殿,布置僧房。”

  • 博陵

    ①又名博关。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博平镇西北三十里。《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 齐威王六年 (前351),“晋伐我,至博陵”。即此。汉至唐为博平县治。②东汉桓帝父刘翼之陵。在今河北蠡县南十五里。

  • 涠洲山

    在今广西北海市南大海中之涠洲岛。《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螺冈山” 条内: “县西南二百里海中有涠洲山,中有三池。旧产珠。《志》 云:山团围皆海,周七十余里,内有八村,人多田少,皆以产珠为生。一

  • 洚河

    即今河北泊头市西之清凉河。《方舆纪要》卷13交河县: 洚河在 “县南五里。亦曰枯洚渠。即阜城县之胡卢河,东北流经此,有南济桥跨其上。又东北五十里为三岔河,滹沱河会流处也。亦曰三汊河”。

  • 掘港镇

    即今江苏如东县驻地。本为盐场。旧属如皋县,明置掘港巡司。清有主簿驻此。1945年于此设立如东县。在江苏省如东县中东部、如泰运河两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6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掘港,人

  • 罗关赕

    宋大理置,属善巨郡。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南部。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蒗渠州。

  • 金榜山

    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十里。明 《徐霞客游记》 卷4上: “按 《百粤志》 记隆安有金榜山,合沓如城。余至邑问之,无有知者。” 《清一统志·南宁府一》: 金榜山 “俗名挂榜山,又名野岜山。峭壁耸拔。有三层

  • 新都郡

    ①东汉建安十三年 (208) 孙吴置,属扬州。治所在始新县 (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新安江北岸,现已没入千岛湖)。辖境相当今安徽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黄山市大部及江西婺源、浙江淳安等县地。西晋太康元

  • 太平场

    ①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太平镇,南与广州市交界。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从化县有“太平场墟”。②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大坪村。清雍正八年(1730)移罗苛巡司驻此,改名西山巡司。③俗名窑子坝。即今四川双流县东